彼得·希夫在他最新的加密货币评论中声称,工作量证明机制是骗局。
主要加密货币交易所的首席执行官与公开批评比特币的人展开争论并不常见,但这正是我们所面对的局面。Coinbase的首席执行官布莱恩·阿姆斯特朗(Brian Armstrong)最近指出了一个对加密行业来说既是福音也是诅咒的问题:新代币的产生数量之庞大。
每周大约有100万个代币出现,阿姆斯特朗认为,目前逐一评估每一个代币的系统已经不再可行。
因此,他建议将评估策略从“允许名单”转变为“封锁名单”,依靠用户评论和对链上数据的自动扫描来帮助用户筛选信息。他还暗示要与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进行更深层的集成,旨在使交易体验无缝化,无论是在中心化还是去中心化的平台上进行交易。
随后登场的是彼得·希夫(Peter Schiff),这位黄金倡导者和加密货币怀疑论者从不放过质疑数字资产价值的机会。希夫对阿姆斯特朗评论的回应一如既往地直言不讳。
他聚焦于“有限供应”的概念,这是比特币价值主张的基石,并对此提出质疑。希夫认为,随着如此多的代币涌入市场,数字资产的通货膨胀率实际上是“遥不可及”的。
然而,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还对比特币的工作量证明机制提出了质疑,这一机制是新币创建和交易验证的过程。在他看来,工作量证明是一个有缺陷的概念。
希夫将其比作花费1万美元挖一个洞,然后再填上去——虽然消耗了能量,但却没有创造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尽管比特币爱好者常常将这种耗能过程视为一种特征,但这位黄金倡导者则认为这是一个缺陷。
能量的确被消耗了,但并没有储存或转化为任何有用的东西。他认为,比特币不是一个电池;它并不储存可以后续提取的能量。
免责声明:我们作者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个人意见,并不代表U.Today的观点。U.Today提供的金融和市场信息仅供参考。U.Today对于在交易加密货币过程中产生的任何财务损失不承担责任。请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联系金融专家进行自己的研究。我们相信所有内容在发布时是准确的,但某些提到的优惠可能不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