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促使国家、企业和区块链协议采用战略性比特币储备。
各国、企业和区块链协议纷纷将比特币储备视为战略资产,但其背后的决策却深藏着复杂的博弈论。
观点作者:Luke Xie,SatLayer联合创始人兼CEO
比特币作为价值储存的地位已然稳固,过去一年其市值一直维持在1万亿美元以上,仅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就持有超过1100亿美元的比特币。这一现象说服了许多怀疑者,并证明了那些坚持持有比特币者的远见卓识。比特币的强劲表现也推动了全球范围内针对战略比特币储备(SBRs)的深入探讨,包括美国、德国、俄罗斯、巴西等重要国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效仿,将比特币纳入其资产负债表,尤其是MicroStrategy的成功案例引领了这一趋势。然而,目前缺乏将比特币作为国库一部分的Layer-1区块链,尽管它们常常处于技术创新的前沿,却面临着被传统国家和企业在建立SBR方面“抢先”的风险。
博弈论在加密货币世界中至关重要!有趣的是,国家级的SBR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随着美国对SBR的讨论和评估不断深入,其他国家也必须认真考虑美国可能实施SBR的可能性,这促使它们开始提前积累比特币,以防美国最终采纳SBR策略。
博弈论恰在此时发挥作用:如果其他国家等待美国先建立SBR,可能会为时已晚,考虑到美国所需比特币的数量,价格可能会暴涨。因此,最明智的策略是其他国家在美国采用SBR之前就开始小规模积累比特币。这一逻辑适用于除美国之外的所有国家,进而形成了一场高风险的国际“错失恐惧”博弈。
萨尔瓦多将比特币作为法定货币的决策,带来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旅游业激增95%、外国投资繁荣、汇款流程简化,并重塑了该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SBR战略成功实施的可能性。
巴西和日本亦在探索建立比特币储备的可能性,而中国和俄罗斯——尽管公开反对加密货币——据悉私下已悄然改变立场。对这些经济大国的政策制定者而言,等待美国采取行动可能代价高昂。
如果各国需要有说服力的案例研究,只需关注企业领域,特别是MicroStrategy首席执行官Michael Saylor的成功实践。他已证明比特币是理想的通缩型国库资产,并为机构采用比特币开辟了创新路径。
最终,SBR为解决美国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不断上升的国债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机遇。通过大规模积累比特币并利用其通缩的价值储存特性,美国有望缓解即将到来的债务危机,并重夺其加密创新的领导地位。
在其2022年出版的《网络国家:如何创建一个新国家》一书中,前Coinbase首席技术官Balaji Srinivasan将“网络国家”定义为道德创新、公认创始人及集成加密货币的社交网络,借助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和智能合约实现可执行的变革与治理。
第一层(Layer-1)区块链协议最接近这一“网络国家”的构想。然而,关于Layer-1采用SBR或将其国库多元化投资比特币的讨论仍相对有限。当传统的民族国家开始实施SBR时,原本应该走在创新和实验前沿的网络国家是否会被“抢先一步”呢?
网络国家持有SBR的逻辑十分清晰。在牛市期间,将L1国库的部分资金投资于比特币将超越其持有稳定币的风险调整收益。在熊市中,国库中比特币的表现也将优于L1的原生代币。此外,这也增强了在L1上持有包装比特币和比特币流动性质押代币(LSTs)的理由,使得L1网络国家可以激活其比特币国库储备,从而推动自身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的发展。
正如常言所说,资产配置多元化投资于战略性比特币储备将有利于先行者。一旦主要参与者行动,规模较小的参与者可能会为时已晚,而他们的竞争对手也会争分夺秒。
美国深知其不能等待中国和俄罗斯的先发制人;企业也不能指望竞争对手抢占先机。L1网络国家当然也不会(而且肯定不会)坐等竞争对手L1率先行动。
观点作者:Luke Xie,SatLayer联合创始人兼CEO
相关推荐:可编程监管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合法化未来所缺失的关键
本文仅供参考,并非法律或投资建议,观点、想法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并不一定反映Cointelegraph的观点或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