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和比特币同创历史新高,关税谈判、特朗普与美联储博弈及巨鲸疑云交织,市场短期多空博弈加剧。
美股与比特币(BTC)同创新高的背后,关税谈判、川普与美联储的博弈,以及远古巨鲸的疑云交织,短期看涨情绪与潜在回调风险并存,市场进入博弈关键期。
本文内容经授权转载自@Phyrex_N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周美股和比特币(Bitcoin)双双出现新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关税的延期以及川普和鲍威尔之间的博弈。自上周以来,关于关税的政策并未有实质性变化,美国对主要经济体的最终关税政策也尚未全面公布。但是市场普遍认为,川普不会采取过于激进的措施,与中国和欧盟之间的谈判似乎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尤其是英伟达 H20 芯片的解禁被视为美国与中国紧张关系的缓和,这些因素都对市场对于关税的评估产生了影响。
当然,美国的货币政策仍是最重要的因素。最近一周,美联储官员的讲话仍然偏向于关注更多的数据,尤其是确认关税对通胀的影响。但川普政府对鲍威尔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因此,有必要推出“影子美联储”以与鲍威尔形成对抗。上周,川普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联邦基金利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成本即达3600亿美元。
被鲍威尔领导的保守派显然成为川普心中的眼中钉,因此在最近一周,不论是川普、万斯还是贝森特,都在对鲍威尔进行口头攻击。贝森特在周二晚上给出了两个信号,首先,川普不会解雇鲍威尔;其次,鲍威尔的继任者的正式程序已经开始。
这表明,在8月关税正式落地前后,川普很可能会以推出新任美联储主席的方式来缓解投资者对关税引发通胀的担忧。这样的担忧并非无稽之谈,从周二公布的CPI数据来看,即使对等关税尚未正式实施,美国的通胀已经在上涨,尽管核心通胀未超预期,但上涨已成事实。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关税对通胀的压力已开始显现。剔除二手车(价格再次下跌)后,核心商品价格环比上涨0.2%和0.3%。这是自二月份以来核心商品价格首次上涨。数据显示,家用电器、服装和娱乐商品等多个领域的价格均有所上涨。此外,核心PCE上涨的概率也很大,明天更新的PPI数据将进一步揭示目前市场预期的PPI年率下降、月率上升。
从这些数据来看,若继续延续美联储的保守派风格,到2025年能降息一次已经是不错的结果,若能按照点阵图降息两次则是额外的好消息。而从当前的数据来看,七月降息几乎不可能,最早的降息时间可能是九月。同时,若通胀继续上升,偏鸽的多数票委可能会选择继续观望,目前这部分票委约占7至9名,结合2至3位鹰派委员,九月的点阵图降低至一次降息仍有可能。
美联储会议成员共19人,其中12位为投票委员,约有2至3位是鸽派,主要是沃勒和鲍曼。因此,如果通胀因关税持续上涨,则鹰派将占据更多席位,这是川普所不愿意看到的。近期,川普派的消息人士不断挑衅鲍威尔,甚至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也公开称鲍威尔考虑辞职的传闻,足见川普一派的焦虑。
川普应对的方法是尽快找到合适的美联储主席继任者。贝森特在周二晚间的采访中也表示,相关选择程序已正式启动,因此市场对7月份通胀数据的关注度并不高,市场未出现显著调整。即便在CPI数据公布后,九月不降息的概率上升至46.2%,较上周同期提升了12%。市场的主要预期在于新任美联储主席不仅能削弱鲍威尔的权力,还能在上任后迅速实施降息。
因此,7月和8月的主要叙事仍然围绕关税与货币政策的博弈展开。除了中国的关税将在8月12日落地,其他关税预计将在8月初陆续敲定,届时市场反应及川普的应对措施将成为焦点。
在加密货币领域,情况同样波折频仍。早在7月4日,美国众议院便将每年的7月14日至18日定为加密货币周,原因是将有三个重要法案在此期间投票,川普及其共和党对此充满信心。这三项法案分别是:
首次投票定在北京时间周三凌晨,投票前川普发文强调稳定币法案的重要性,认为该法案一旦通过,将使美国在数字资产领域领跑全球,并呼吁共和党和民主党全体议员投赞成票。然而,投票结果为196票赞成与223票反对,部分共和党人的反水让川普大为恼火,国防支出法案也未能通过。
民主党对此投票的态度明确,认为共和党在夹带私货,他们是来审查国防预算的,而非顺便推动加密货币议程,因此一票未投,全员反对。
共和党内部也发生了较大的波动,13名议员反水,且还有11名议员缺席,导致原本占优的票数骤然减少。反水的原因主要是对法案打包推进的不满,部分人质疑加密法案的内容过于复杂,认为监管框架尚不成熟,再加上传统金融体系的游说力量在背后施压。此外,法案本身也存在许多技术性争议,比如稳定币是否属于证券?数字资产的监管归属?CBDC法案是否会限制技术创新?这些问题都尚未获得共识。
另外,加密行业在今年过于高调,通过政治行动委员会(PAC)向国会议员提供政治捐款以影响立法方向,这虽赚取了不少盟友,却也引发舆论反弹。部分中间派议员为撇清关系,选择投反对票以示清白。议长迈克·约翰逊承认,党内确有声音希望将三项法案拆分后逐一推进,但协调最终失败,导致动议未通过。
不过,这次投票并非是最后一次,也并不意味着法案的失败。在投票结束后四个小时,川普发文表示已与12名议员中的11位进行讨论,这11位议员均同意投票支持,若再加上缺席的议员,重新投票的通过几率依然较大,重新投票时间定在北京时间7月17日凌晨0点20分。
关于比特币,还有远古巨鲸疑似出售的问题,该事件也被认为是导致周二亚洲时间$BTC价格下跌的因素之一。一位自2011年持有超过8万枚BTC的远古巨鲸在周二陆续转移了超过4万枚BTC,其中部分转移至Galaxy Digital,疑似通过场外交易(OTC)出售,导致比特币价格的不稳定,并引发一些短期投资者的恐慌。那么,这部分BTC究竟产生了多少抛售呢?
从转入交易所的比特币数据来看,在BTC价格突破115,000美元后,之前维持少量抛售的投资者开始增加,明显可见转入交易所的BTC数量大幅上升,平均每天转入量已从3万枚上升至5万枚。
也就是说,在远古巨鲸行动之前,由于BTC价格涨幅超出许多投资者预期,抛售量已经在增大。而在远古巨鲸抛售消息传出后,新增转入交易所的BTC数量实际仅多出约3,000枚,这表明即便是远古巨鲸的减持,其主要方式也并非通过交易所出售,因此对现货价格的影响极为有限。
从交易所提现的数据来看,提现量并未因转入的抛售增加而上升,这与我们始终阐述的观点一致,BTC价格的稳定并非因购买力的显著提升,而是投资者的抛售降低。而一旦投资者的抛售数量上升,如果购买力没有相应增长,那么BTC价格将难以稳定。
进一步分析交易所的净流入数据,截至北京时间早晨八点的数据中,累计有超过1.3万枚新转入交易所的BTC滞留,这些即是尚未消化的“超额”转入筹码。更多BTC转入交易所说明有更多BTC有意离场。我们在每周的周报中多次强调,尽管BTC的积压并不代表价格必然下跌,但若遇到利空信息,可能会引发集中式抛售。最近24小时巨鲸转移及稳定币法案未通过皆是引发抛售的诱因。
由于早上又传出川普与投反对票的议员沟通后可能出现反转的信息,因此投资者开始博弈明天凌晨投票可能会通过,这导致价格有所回弹。然而,从细节数据看,并未发现交易所存量有显著下降趋势,而大概率是亚洲时区流动性较低,少量买入就提升了价格。同时,抛售也在减少,截至目前交易所的BTC存量相比上周低点,多增加了1.8万枚尚未消化的BTC。这部分BTC可能在等待价格稳定后开始离场。
至于远古持仓的BTC,其对BTC价格的影响实际上相对有限,更大程度上还是投资者的恐慌情绪。
根据历史数据来看,持仓超过一年的BTC依旧处于第二个派发周期,尽管有两次是由于远古巨鲸的流动造成的,每次周期均会出现类似数据。如果这一数据依然保持不变,那么当前BTC价格仍高,且不排除继续上涨的可能性,尤其是持仓超过一年BTC的数据已低于2025年初的最低点,表明当前数据的准确性依然极高。
最后从最近一周BTC持仓地址的分布数据来看,尽管最近两天的价格有所回落,但持仓超过10枚BTC的高净值投资者仍在继续买入,而持仓少于10枚BTC的小规模投资者则保持卖出的趋势。但由于交易所存量上升,高净值投资者的增持可能主要是交易所的增加。
最后关于URPD的数据,随着新高的出现,支撑价格的细节有所调整,但影响不大,最大的挑战出现在112,000美元至114,000美元之间的缺口。这一缺口在历史上有100%的概率会被补齐,准确率高于CME的缺口,而URPD的缺口补齐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价格继续新高,重新排列,有可能补齐,但从目前看这种可能性较低;另一种是价格回调。
从历史经验来看,快速拉升造成的URDP缺口,最多的方式是通过价格回调来补齐,但具体时间尚不可知。
总体而言,本周并没有非常重要的宏观数据,在川普决定选择新的美联储主席后,短期内宏观数据的意义已不大,市场的博弈已从九月降息转向九月前新任美联储主席的公布。这样可以在削弱鲍威尔权力的同时,增强市场预期。美联储内部亦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分歧,但通胀仍是其最关注的数据。从季度角度看,通胀连番上涨,即便是美联储的鸽派或由川普指定的新任美联储主席,也很难实施连续的降息。
而川普所指的通胀升高引发加息,是对市场最大的冲击。8月开始的对等关税后,通胀上升的可能性不小。尽管美联储在这一时期的降息对短期市场有利,但对中长期来说,负面作用则可能更大,除非美国决定将通胀的容忍度提高至3%以上,而全球正常标准则为2%。
此外,美国10年、20年、30年期国债收益率均在走高,这是川普难以接受的,每个百分点的成本仍在上升,因此短期来看,川普会更倾向于降息。
相关推荐:MetaMask修复方案即将推出,解决正在慢慢"杀死"固态硬盘的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