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比特币 >   正文

中国法律对加密货币借贷的态度

在中国,加密货币借贷因不具法币属性,常被判定合同无效,出借人需自担风险。

中国法律对加密货币借贷的态度

在中国,加密货币借贷因其不具备法币属性且被认定为扰乱金融秩序,相关合同通常被法院判定为无效,出借人必须自行承担风险。

加密货币借贷,中国法律怎么看? 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肖飒lawyer,作者:肖飒法律团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老话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你是否想过,如果借出的是加密货币,“还钱”是否还能得到法律支持呢?

在2022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人民法院审理过一起加密货币借贷案件,认定借款协议无效,且驳回了原告要求偿还等额人民币的诉讼请求。今天,肖飒团队就结合此案例,与大家探讨加密货币借贷所蕴含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一、法院驳回“要求欠债还钱”的请求

在此案件中,原告林某与被告刘某于2018年签订了一份借款协议,约定刘某向林某借款1000万元,但交付方式并不是林某直接借出人民币,而是购买等值的以太币转入刘某指定的账户。同时,协议还约定刘某应在2020年6月以人民币形式还款。

协议签署后,林某如约向刘某指定账户转入3165个以太币,刘某也出具了收款收据,确认收到林某相当于1000万人民币的金额。然而,到了约定的还款日期,刘某并未按时还款。林某催要无果后,最终不得不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偿还1000万元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

但法院的判决令林某大吃一惊——认为双方签定的借款协议无效,直接驳回了林某的诉讼请求。有些朋友可能会疑惑:明明有借款协议,还有收款收据,法院为何不予支持呢?问题的根源在于加密货币。

二、判决背后:加密货币借贷为何不受法律保护?

(一)加密货币借贷不成立借款合同

根据《民法典》合同编第667条的规定,借款合同是指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民间借贷纠纷常因借款合同双方未能履行合同义务而引发。因此,追讨欠款的前提是必须有一份有效的借款合同。

然而,《民法典》第668条第二款规定,借款合同内容通常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这里的“币种”指的是人民币或其他法定货币,因此法币是借款合同的法定标的物。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本案中,以太币不被视为借款合同的标的物,进而导致合同无效,因为以太币并非法定货币。

早在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中明确指出,代币或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缺乏法偿性与强制性,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

2021年,十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立场,强调比特币、以太币、泰达币等虚拟货币不被认为是法定货币,不能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因此林某与刘某之间的借款合同因其标的物不合法而不能成立。

(二)加密货币借款违背公序良俗

使用加密货币作为借款标的不仅导致合同不成立,还可能因“扰乱金融秩序”被认定为“违背公序良俗”,进而导致合同无效。案件中的当地法院正是因此认定林某与刘某的借款合同无效。

因为民间借贷本质上是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而《公告》和《通知》已明确指出加密货币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意味着我国已建立起加密货币禁止流通的公共秩序,属于公序良俗中的“公序”。林某与刘某的加密货币交易行为违反了这一公序,扰乱了金融秩序,因此被认定为违背公序良俗,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行为无效;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也无效。因此,林某与刘某的借款协议因为违背公序良俗而被法院认定为无效,并明确指出“此合同引发的损失由当事人自行承担”。

三、风险应对:面对加密货币借贷应如何操作?

看完以上分析,大家对加密货币借贷的风险应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加密货币不仅因为不是法币而导致借款合同无效,还有可能被认定为违背公序良俗,使合同无效。但加密货币借贷并非完全不可行,肖飒团队在此提供一些建议。

对于以比特币、以太坊、泰达币等数字资产为标的的借款合同,这类合同并不构成《民法典》规定的借款合同,因此在面临纠纷时,不能以“民间借贷纠纷”为由提起诉讼。如果以合同纠纷、不当得利或返还原物纠纷为由提起诉讼,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同样难以得到支持。

鉴于此,肖飒团队建议,在起草借款合同时,务必进行特殊安排,选择境外争议解决机构进行管辖,并约定双方认可的争议解决法律规范,以便在出现纠纷时能通过司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此外,即使某个加密货币借贷没有被视为“借贷关系”,相关的借贷信息也应当详尽记录,如加密货币种类、借款数额、转账及收款地址、利息等,建议能够以书面形式进行记录,以备未来争议时使用。

尽管加密货币借贷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索,但因其匿名性和跨境流通的特性,追回原物存在一定难度。同时,等额赔偿将回到“用人民币估价加密货币会扰乱金融秩序”的争议上,法院也不一定会支持等额人民币的赔偿。因此,肖飒团队提醒大家,在进行加密货币借贷时应谨慎,以防陷入风险之中。

相关推荐:能用加密货币购买的八种疯狂商品(2025版)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