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配送机器人已进化为具备数字钱包的自主代理,能够独立进行交易、支付小费并赚取收益,其角色已超越传统快递员。
自主配送机器人不再仅仅是快递员。它们现在是拥有自己钱包的经济参与者,能够实时进行协商、赚取和支出。机器人已从单纯的工具演变为经济中的独立代理人。
观点来自:OpenMind首席运营官Paige Xu
我们都喜欢Uber Eats那样便捷的体验。你只需轻点手机,一个墨西哥卷饼就会在路上。然而,想象一下,如果这次没有人类司机在车流中穿梭送餐,而是一个沿着人行道行驶的配送机器人,利用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或者一辆配备人形机器人的自动驾驶汽车将食物送到你家门口,这样便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配送难题。
这种体验的魅力在于你看不到的幕后操作。
在穿越城市的旅途中,这个机器人不仅完成配送订单,还在进行多项交易。它使用链上美元支付通行费,以便穿越私人智能道路;同时,它向一个去中心化的导航预言机支付小费,以获取最优的绕行路线;当它在太阳能充电亭进行微支付充电时,它的服务费用会自动存入自己的链上金库。当它完成你的配送任务时,这一切都正是机器对机器商业的运作方式。
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逐渐将自主权交给算法,让它们帮助我们推荐音乐、规划时事、进行交易。但现在,我们赋予这种自主权经济上的意义,使其能够产生影响力。
通过接入去中心化金融(DeFi)、智能合约及机器可读的API,机器人钱包赋予机器真正的自主权,使它们能够实时与充电站、服务提供商和同行协商条款,提供配送、数据收集和基础设施维护等服务来赚取收入,同时也为运营需求(如燃料、维修和软件更新)进行支出。
本质上,机器人已从简单的工具转变为独立的经济参与者。
几个世纪以来,劳动主要意味着人类执行任务以换取工资。然而,如今我们 witnessed 合成劳动的兴起,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代理在区块链上提供服务并获得收入,甚至可能实现自给自足。
例如,一个配送机器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高薪工作;一架无人机可能在恶劣天气期间动态调整其服务定价;而一个AI律师代理则可以为需要快速监管审查的初创公司竞标小型合同。
这些代理设计之初便是为了优化 الخدمات,而且它们绝不会请病假。这一变化深刻影响了劳动、价值创造及工作本身的定义。
根据Coinbase开发者平台AgentKit负责人Kevin Leffew的观点,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机器不仅仅是工具、而是主动参与经济的新纪元。这是软件参与市场的根本性转变,体现在其通过赚取、支出乃至独立运营的方式上。
如果你的配送机器人能赚取收入,那么问题来了:这笔收入该归谁所有?是公司?是机器人的DAO?还是你,用户?或者这笔收入将无人拥有?
如果机器人能够比人类更快进行交易、支付小费和协作,那么被它们取代的人又将如何生存?
机器经济承诺了提高效率,但也可能威胁到将人类从价值链中去中心化。为了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新的所有权模型,也许每个市民都能获得所在城市中运营机器人的股份;也许配送机器人需要缴纳地方税;或许每次你接受配送时都能获得代币作为奖励。
为人工智能赋予财务自主权,将形成一个全新的参与者类别,在经济结构中推动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对齐挑战。
“自主机器经济”的前景令人兴奋,因为它意味着摒弃中间商,从而减少低效。机器的收入、支出与自我优化正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场景,就好比Uber Eats遇上DeFi,再遇上《机器人总动员》中的Wall-E。
最终,吸引人的是,配送机器人数量是否会超过零工工作者?或者自主代理是否会形成DAO,集体拥有它们所运营的基础设施?
设想一下,当你的配送无人机在高峰时段向你收取更多费用,这可不是因为它恶意,而是它理性地追求利润最大化时,这将产生怎样的后果?
机器支付通行费并与其他机器人协作,通过每一次微交易完全重写了市场的逻辑。
在这个经济体系中,代码即为劳动,钱包即为自主权,而数据则成为货币。如果机器人能够赚取、支出和交易,它们就需要受到限制和问责。这不仅仅是协议,还需要法律框架的支持。
如果我们现在不划定界限,下次当机器人出现在你家门口时,它可能不仅仅是为了送餐;或许它计划购买你所拥有的房子。
而且你知道吗?
它已经拥有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钱包。
观点来自:OpenMind首席运营官Paige Xu
本文仅用于一般信息目的,不应被视为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想法和意见仅为作者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