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与以太坊反弹提振市场情绪,机构资金涌入或引爆山寨币行情,投资者应谨慎追涨并完善风险策略。
在比特币和以太坊价格强势反弹的背景下,市场情绪高涨,机构资金开始涌入加密市场,预示着新一轮山寨币机会的到来。然而,投资者需警惕盲目追涨的风险,并做好风险管理和策略规划。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话李话外,作者:话李话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近,以太坊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价格已升至近 4,700 美元。我们看到,比特币不断刷新历史新高,而作为山寨之王的以太坊也已接近 4,800 美元的历史高点。
根据 TOTAL2 市值,目前市场总值已接近 1.6 万亿美元。
现在比特币重返历史高点、以太坊价格强劲反弹、以及 TOTAL2 市值的整体提升,似乎都在暗示着新一轮山寨机会的到来。
上个月(7月份),当部分山寨币开始反弹时,许多投资者仍然持怀疑和恐惧态度。然而,随着最近 ETH 的强势突破,市场情绪显著转变。我发现在后台的留言中,很多小伙伴已从怀疑的心态转向对错失机会的担心。这种心态转换意味着潜在的风险信号。
例如,在过去几天,后台有人留言询问:4,400 美元的以太坊还能买入吗?今年以太坊能否涨到 10,000 美元?这些问题让我想起了今年 4 月以太坊跌至 1,400 美元时,有人曾经询问是否会跌至 800 美元。
投资者看到价格上涨会询问是否还能继续上涨,看到价格下跌则询问是否还会进一步下跌。如果一个投资者没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和交易策略,仅仅在市场波动中徘徊,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那么不仅容易错失市场机会,即使偶尔凭借运气抓住一些机会,最终也可能会失去更多。
假设你通过分析坚信以太坊能够涨到 10,000 美元,并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依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制定止盈止损计划),那么你可以在 4,400 美元或 6,400 美元时购买以太坊。简而言之,你应该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内投资于那些你理解并能按照目标持有的资产。
每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有所不同,机会的发现与判断往往在于个人的思考和决策。
越来越多的散户已错失比特币和以太坊的机会,按照市场规律,只要当前的行情维持,机构需求持续稳定,随着 ETH 创新高,可能会进一步推动 L2、DeFi 等领域的投资热潮。这也可能让更多散户因 FOMO(害怕错失机会)而陷入追高的局面。
良好的交易策略在于明确风险偏好,设定个人目标和仓位计划,制定相应的执行策略并严格遵守,同时做好复盘和优化。
1. 交易所稳定币存量变化明显
从稳定币的视角看,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值已超过 2,700 亿美元,远高于上一轮牛市时的 1,800 亿美元。
而交易所稳定币的存量情况,自 4 月以来持续增长并创下新高,如今却出现了显著的快速下降。
一方面,比特币接近历史高点,以太坊价格强劲反弹,部分山寨币也随之上涨;另一方面,交易所的稳定币存量开始明显下降,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方面,表明稳定币正进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也可能包含以下几种情况:
理论上,若交易所稳定币存量下降,可能会引发流动性问题,因此交易所将需要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提高稳定币的收益收益吸引更多资金,或进行必要的市场操作。
就近日 Binance 推出的一项 USDC 理财活动而言,10 万 USDC 的活期产品年化收益可达 12%。这引发了社交平台上的广泛讨论,许多人开始将 USDC 存入 Binance 进行理财。将这一新活动与前文提到的市场现象相对照,倒也颇有趣味。
回顾上个月(7月),我看到 Binance 比特币与稳定币的存量对比图,揭示了存量变化趋势
图中显示,2024 年 Binance 的比特币和稳定币存量呈现一定相关性,然而到了去年底,情况发生了转变,稳定币存量显著增加,而比特币存量则出现下降。今年以来稳定币存量维持在一定区间,但比特币和稳定币之间的趋势基本脱钩,尤其是比特币,明显下降。
当时我们推测,这可能是交易所稳定币在等待市场波动机会,而大量比特币则正在从交易所撤出(投资者在持续累积比特币)。
最近一个多月市场表现也印证了这种资金逐渐流入部分币种价格普遍上涨的现象。尽管我们无从得知交易所的内部数据,但可以观察到,从 7 月份开始,交易所的稳定币存量下降,与 ETH 等山寨币价格显著上涨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当然,也不排除交易所稳定币快速减少的原因,或因资金转移至链下或其他平台等原因。从公开数据来看,近期 Binance 除了稳定币净流出(Netflow)情况显著。
未来,我们可以重点关注市场行情变化趋势中的资金流向情况,包括交易所及 ETF 资金的动向。
总之,随着更多机构深入参与和调动资金,监管也在持续跟进以消除对大型资本的担忧,新的 DeFi3.0 时代正在重启并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市场。尽管一些历史规律开始被打破,但许多规律依然有效,直观上不同的是,加密市场可能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漫长和剧烈。
2. 机会与风险始终共存
如今,许多人都错过了比特币和以太坊,便将希望寄托于其他山寨币。此时,加上一些 KOL 的影响及小圈子内流传的新暴富案例,导致了 FOMO 情绪愈发高涨,许多人开始寻求能成为下一个财富密码的投资机会。然而,很多人仅追求答案,往往忽略了背后可能隐藏的风险。
回忆2017年,BTC 从4月到12月一路上涨,在12月17日时达到约2万美元的历史高点,而 BTC.D 在短短几周内从70%跌至40%,这标志着山寨币的全面崛起。山寨币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持续上涨,但随之而来的是快速的下跌,许多币种的跌幅高达20%-30%。那一年,我因刚接触这个市场而在短暂获利后又亏回本金,所幸损失并不多。
到了2021年牛市,经历519事件后,BTC从5月到11月再度上涨,11月10日时达到约6.9万美元的高峰。马斯克频繁参与加密领域,使得DOGE成了热点,吸引了大量圈外人士进入。随后,伴随BTC.D的迅速下滑,ETH及其他山寨币经历了爆发式的上涨,短时间内似乎随意在Binance上买山寨币都能获利,然而不久后市场却突然转向,随之是新一轮全面崩盘,各种破产和恐慌情绪蔓延。
从经历的两轮牛市来看,加密市场的规律对我们非常明确:通常是 BTC 首先完成上涨,然后是 ETH 带动山寨板块,并在短暂的狂欢后牛市即告结束。
当前市场整体走势似乎也在遵循部分历史结构,只是由于宏观变化、机构资金炒作等原因,市场中出现了众多插曲。在 BTC 完成上涨后,SOL 生态接替 ETH 并形成庞大的链上赌场,然而随着泡沫结束,市场再次回归基本面,而目前 ETH 正在机构资金的推动下逼近历史新高。
如上所述,如果趋势继续发展,我们在年底之前可能会看到新一轮的山寨机会。然而,我们也曾提到当前的山寨项目数量庞大,对流动性造成了稀释,因此接下来参与山寨币投资时,务必优先关注那些基础良好和故事充足(具备炒作潜力)的项目。
由于流动性有限并且有被稀释的风险,当前牛市的阶段性山寨机会周期可能会更短。同时,也不应期待美联储降息后资金立即流入山寨市场。实话说,就机构而言,尽管一部分资金会流入加密市场,但他们更倾向于流入经过 ETF 的主流币种,或者顶级市值项目,而不是小市值山寨币。
当然,随着市场情绪上升,部分资金也可能流入中小市值山寨项目进行炒作,但要清楚,这样的炒作节奏往往更快,并且参与者是在与企图操盘的庄家或机构博弈。如果你觉得自己胜算不高,建议不要轻易将自己的资金投入高风险资产,尽管那些资产表面上看来可能很诱人。
综上所述,机会与风险始终并存。2025年的牛市与2017、2021年的牛市在资金结构上有了显著不同,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深度参与其中。尽管如贝莱德等机构主要通过场外交易购买 BTC 和 ETH 以降低波动,但小型机构和散户的跟风情绪则会愈加高涨。
在7月30日的文章中提到:大牛市依旧需要更大的泡沫,而越来越多机构正在通过加密货币为我们制造出一个新的巨大的周期泡沫。然而,机构的疯狂行为终究仍需广大散户接盘,最终仅有少数人会在市场上获胜。
在投资时,应按照自身的偏好、节奏和目标进行分批买入和卖出,“底仓”和“活动仓位”可以分开考虑,不用想着要在顶点全数出逃,而应该在价格上涨时逐步卖出。当价格开始下跌时,可能就会错过卖出的机会。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山寨币中打压全仓,甚至以以太坊为例,无论其最终是否能涨到6,000美元,或年底能否达到15,000美元,达到目标后分批卖出活动仓位始终是一个明智的策略。永远准备好一个 PlanB,假如未达到预期目标时,自己该如何应对。
相关推荐:以太坊(ETH)创下多年新高,Tom Lee的BitMine计划筹集200亿美元E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