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通胀回升与宏观政策博弈的背景下,BTC行情波动加剧,投资者应警惕市场中的风险与机会并存。
在全球通胀回升和宏观政策博弈的背景下,BTC行情波动明显,投资者需关注风险与机会并存的市场环境。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Phyrex_N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过去一周,市场公布了一些重要的宏观数据,其中影响最大的是PPI数据。PPI大幅超过预期,引发了投资者对9月降息的悲观预期。贝森特的讲话曾让市场预期降息50个基点,但在PPI数据公布后,尽管市场依然认为9月可能成为2025年的第一次降息机会,但降息的概率已降至84.8%,相比上周同期降低了10%。
不仅PPI数据显示出通胀反弹的可能性,密西根大学的为期一年通胀率预期初值也从4.5%上升至4.9%,高于预测值4.4%。尽管密西根大学的数据存在一定政治倾向,并且美联储及鲍威尔曾表示该数据参考性不强,但通胀上升仍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
市场常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之前的零售数据虽未引起过多反响,但却反映出经济出现回撤的迹象。从周一开始,市场对美国经济状态突然产生担忧,部分观点认为美联储降息源于经济的不利因素,这也是导致周二加密货币和美股下跌的原因之一。
周二出现了罕见的风险市场,黄金及长端美债同时下跌,通常这种局面有两种可能:一是因美股突然下滑,部分投资者需要增加保证金从而抛售部分盈利资产;二是市场已经预期经济衰退,因此将更多资产注入美债中以对冲风险。尽管这只是美股大跌的第一天,未来情况尚不确定,但近来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出现对经济衰退的预期,市场也会自我修正,特别是在没有明显数据支持衰退预期的情况下。
本月的主要博弈有两个,一个是杰克逊霍尔年会,市场对于鲍威尔可能发表的讲话存在多种预期。但从个人来看,鲍威尔在该场合不直接表态的概率最大,主要是他希望留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不会轻易表态支持或反对9月降息。
另一点在于下周五公布的PCE数据。美联储常提到的通胀2%目标正是针对核心PCE。因此,核心PCE和劳动力数据也是美联储最关注的。此外,在9月份的议息会议之前,仍有一次关于7月PCE的数据公布,以及美国8月的非农数据、PPI、CPI和零售数据。按照鲍威尔的习惯,他很可能会在所有数据公布后再做出最终决策。
虽然9月的通胀数据并不代表美国所有关税的影响,但可以看到部分关税对通胀的影响。数据显示,自2025年3月开始实施新一轮关税措施以来,进口商品价格已上涨约5%,本土商品涨幅也约为2%。这说明关税的效应不仅限于进口商品,还通过供应链和替代效应传导至本土制造。
从国家角度来看,中国进口产品受冲击最大,累计涨幅约4.7%,最高关税达125%;加拿大涨幅约3%,但38%出口品因USMCA豁免获得缓冲;墨西哥几乎无涨幅,许多出口享有缓冲;土耳其、波兰和英国因集中在特定品类(如地毯、玻璃制品等)而涨幅明显。
行业方面,家居、家具和杂项消费品受影响最显著,而食品、饮料和健康类产品的涨幅则有限,甚至部分出现下降。零售商通过压缩利润、提前备货和替换供应链来缓解关税冲击,因此零售端的价格涨幅远低于名义税率,但研究显示在关税实施后一周内价格已显著上涨,90天内累积涨幅可达2%至2.5%,且具有持续性。
这对投资者而言意味着,短期内零售和消费公司的利润承压,但中期通胀虽不剧烈但具有持续性,长期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抑制企业投资与定价信心,并可能加大市场波动。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8月前的基础关税,8月后实施的完全关税可能产生更大的冲击。因此,即便鲍威尔在9月选择不降息,而是等到10月再看更清晰的数据,这种情况也并非不可能。市场此前显得过于乐观,对川普和美联储的博弈更偏向于川普,但在更多数据面前并不能完全坚持先前的判断。
最近两天的下跌有一个共同点,即在亚洲主要交易时段,即北京时间的白天,下跌幅度尤为明显,今天早晨也出现了这种情况。亚洲时段的下跌与最近两天沪深股市的上涨呈现对应关系。有部分投资者认为,或许是在亚洲时区有投资者抛售加密货币资产,转而投入A股。
这种推测我难以准确判断,但即便相比A股,加密货币也并非一个庞大的资产市场,加密货币投资者与A股投资者即便有重叠也较少。此外,美股在周一和周二股指期货期间并未出现大量下跌,因此卖出美股、购买加密货币后再买入A股的概率并不大,单独抛售加密货币尤其是比特币后再买入A股的可能性更低。
从沪指和$BTC的走势来看,二者并未出现明显的对立情绪,多数情况下沪指上涨时BTC也随之上涨,反之亦然。
从更细的数据分析来看,尽管周一和周二亚洲时区BTC领跌幅度较大,成交量却没有大幅提升,反而是逐渐递减,至于美国时区则成交量较大且出现抛售。到了周三,亚洲区域的下跌幅度不仅降低且成交量进一步缩减,标志着要么亚洲投资者已完成避险动作,已完成大部分抛售,或者他们已准备好对冲,期待杰克逊霍尔年会。
此外,也可能亚洲投资者认为当前BTC价格已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购买力与抛售达到平衡,但考虑到成交量并未放大,这种可能性较低。
那么,BTC将跌至何处呢?个人认为目前有两个初步观点。在杰克逊霍尔年会前,市场的预期是9月降息预期减弱,且美国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在增加,这种情况在8月初已出现。8月2日和3日的下跌是由于非农数据大幅修正,劳动力人数显著下降,市场对美国经济可能进入下行通道的预期加大,甚至引发了川普更换美国劳工统计局局长的情况。
在此前BTC最低下跌至111,900美元后便开始反弹,反弹期间并未出现明确的利好。由于8月2日和3日为周末,流动性降低导致的抛售减弱,我认为111,000到112,000美元之间应该是相对稳定的区域,而杰克逊霍尔年会后的情况则需视鲍威尔的讲话及市场理解而定。
除了杰克逊霍尔年会,还有下周五的PCE数据。昨天,Nick也对核心PCE数据进行了预测。他表示,美国6月的核心PCE预计为2.9%,而6月的核心PCE为2.8%,此次涨幅相对较低,算是较为温和的数据,这意味着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数据并未出现大幅上涨。
这种信息会对近期市场情绪产生一些稳定作用,但市场尚未完全消化。如果最终公布的数据与Nick的预期一致,将有助于美联储在判断9月降息问题上的考虑。
此外,最近一周川普主要精力集中在俄乌冲突上,上周我们探讨了俄乌冲突结束如何将对美国产生积极影响,不仅能降低通胀,还对稀土矿产问题有帮助。川普作为争取停火的主要推手,近期会见了普京与泽连斯基,尤其与泽连斯基的会谈后,俄乌停火的希望更加明确。
川普与泽连斯基会谈的主要结果是并不期待立即确定三方峰会的日期,而是现实地讨论领土与安全框架,标志着成功的标准在于泽连斯基能与美欧明确哪些领土可以放弃,哪些必须保留。然而泽连斯基表示不愿意放弃任何一块领土,这是当下僵局的重要原因。这是一个敏感问题,最终的决策尤需各方考虑。
同时,涉及矿产地区落入俄方控制的情况下,只要符合美国利益,便可视作某种安全保障,安全议题成为核心,特别是欧洲对此非常重视。目前阶段可能不会立刻敲定完整方案,但会形成由美方牵头、与乌克兰联合制定的原则性约定,并通过立法确保其持久性。
白宫认为普京接受安全保障框架就是一项突破,接下来将充实细节。时间上,美方希望推进数周,而非数月,乌克兰也接受此节奏。欧洲方面则担心泽连斯基的表态失误,愿协助确保其稳妥发言,美欧强调三方的团结合作。
总体来看,俄罗斯期望合法化顿巴斯、南部走廊及克里米亚,而政策制约矿区的地区至关重要。乌克兰则坚决表示不愿放弃任何领土,领土问题是当前谈判中最困难的核心矛盾。
尽管我对BTC的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但依然需要结合更多的宏观情绪和链上数据,来做出综合判断,目前宏观情况已阐述完毕,接下来是部分链上数据。
首先是交易所的BTC存量数据,尤其是BTC价格下跌时,都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从而导致更多的BTC准备或直接在交易所抛售。根据目前数据,近期虽然BTC存量有小幅增加,但总的增幅并不显著。
约有4,000枚BTC滞留在交易所中,几乎都是最近24小时内产生的。更有趣的是,这两天跌势中交易所的存量不但没有增多,反而持续下降。这说明即便出现了抛售情绪,但投资者的买入意愿依然较高,因此在没有系统性风险的情况下,跌破支撑的可能性并不大。
此外,我们多次提到,相较于$ETH,BTC的成交量与购买力未显得很突出,不仅在现货市场,ETF市场同样如此。BTC的购买力依然较为均衡,并未出现显著提升。其价格稳定与上涨主要得益于投资者的抛售趋势减少,而一旦因悲观预期与利空因素刺激抛售,而购买力未能同比增加,则价格可能遭遇下行。
这一观点同样反映在转入交易所的BTC数据上。数据表明,最近两周转入交易所的BTC数量出现上升趋势,尽管增幅不显著,但相较于转出量而言,转入量依然有所增加。这部分的抛售可能是BTC价格震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更详细的数据表明,Binance的BTC存量在上次巨鲸抛售事件后出现上升趋势,而Coinbase的存量则呈现出相反趋势,主要消耗的是以Coinbase为主的欧美交易所的存量。
同时,在ETF市场的数据也显示,无论是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BTC现货ETF并未表现出明显上涨,反而购买力和成交量持续下降,这也成为制约BTC价格上涨的原因。在缺乏足够购买力的情况下,BTC的上涨需求仍颇高,投资者的抛售量不能大幅降低,以此支撑价格。
接着,关注持仓超过一年的BTC数据。上周因增持迹象而难以预估长期投资者会继续派发或增持,但目前迹象显示长期投资者似乎又开始倾向于派发,而BTC价格相对依旧稳定。如果这项数据没有变化,短期内BTC应不会出现剧烈波动,而现阶段BTC与政策密切相关,受到宏观环境的制约将更显著,链上数据对价格的参考性相对削弱。
最后,提到风险需关注两组数据,分别是BTC与ETH的未平合约数据。能明显看出,价格上涨伴随BTC和ETH的未平合约显著增加,尤其BTC,之前的未平合约因投资者的不确定性并不多,而近期未平合约明显增加,而ETH的未平合约更是连续突破最近一年的高点。
合约增加说明投资者增强了杠杆博弈。虽然市场活跃度提升,但未平合约的上升常常伴随潜在的波动率波动,杠杆资金的流入越多,多空方向上的激烈清算越频繁,容易导致短期急涨急跌。
从这些数据来看,BTC更具现货驱动趋势,投资者偏重于长期持有+稳健买入,杠杆属性仍相对较低,尽管有所提升。相对而言,ETH主要通过期货及ETF驱动资金流入,投资者更愿意通过杠杆及衍生品进行押注,短期博弈与FOMO情绪更为明显。
最后,回顾近期一周BTC持仓者的变化,发现BTC价格大幅波动前,持仓超过10枚BTC的高净值投资者和持仓少于10枚的小投资者均表现出显著增持。而在最近两天价格明显下跌后,高净值投资者仍保持增持趋势,小规模投资者则显示出较大减持,结合交易所的存量未大幅上升,说明高净值投资者的增持或许就是下一个即将进入市场的资金流动。BTC持续流向资金充裕的投资者手中。
此外,对于URPD数据,虽然价格有所下滑,但并未触及11万美元以下的支撑位置,表明大多数投资者情绪保持稳定,尚未出现大规模减持,两个支撑区变化不大,未出现明显投资者恐慌情绪。
综合来看,近期在杰克逊霍尔年会前,市场情绪变化不大,主要仍在期待鲍威尔的讲话,整体宏观环境亦未出现显著变化。值得强调的是,虽然市场与美联储对宏观数据非常关注,但川普对数据似乎并不在意。川普的重点在于刺激经济、促进股市与经济繁荣,同时降低美国财政支出,达到这些目标依赖于美联储的降息。因此,无论数据好坏,川普都需要美联储降息,所以当前的主要博弈不在于数据,而是川普与鲍威尔之间,激进派与保守派的支持争夺。
特别是对于川普而言,只要宏观数据没有过于不堪,降息就是政治正确,对那些坚持不降息的主席或理事,川普可能会进行更强烈的抨击,并非所有人的立场都如鲍威尔一般。
相关推荐:比特币(BTC)跌近11.2万美元,投资者静待鲍威尔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