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敏伦敦承认非法持6万枚比特币,涉案430亿人民币,创全球最大加密货币查没案,为12.8万中国受害者追损带来曙光。
钱志敏在伦敦正式承认非法持有超过6万枚比特币,涉案总金额高达430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没收案件。这一案件为中国的12.8万名受害者争取回损失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5年9月30日,一条重磅消息从伦敦传出,震动了全球加密货币和金融界:中国公民钱志敏(又名张亚迪)在伦敦南华克刑事法院承认了非法获取和持有加密货币的指控。这一案件被誉为目前为止全球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打击行动,涉案的加密资产价值超过55亿英镑(约74亿美元),影响受害者高达12.8万中国公民,非法集资总额高达430亿元人民币。钱志敏的供认,标志着伦敦警方历经七年的调查取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也为中国受害者追讨损失提供了希望。
钱志敏的犯罪路径,展现了庞氏骗局与加密货币跨境洗钱的典型结合:
大规模非法集资: 在2014年至2017年间,钱志敏以“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名,操控了一场庞大的金融诈骗,向超过12.8万名受害者推销高收益“投资理财”产品,承诺年回报率达100%至300%,累计非法集资达430亿元人民币。据中国媒体报道,投资者多为50至75岁之间的中老年群体,投入金额从“数十万到数千万元”人民币不等。
比特币洗钱与潜逃: 2017年,随着中国对ICO(首次代币发行)的严格监管,骗局被揭露。钱志敏随后将非法所得转化为比特币,并利用伪造证件逃逸出境,前往英国,试图通过购置房产来洗白赃款。
同伙协助: 此案中,钱志敏得到了另一名中国同伙文健的帮助。这位曾任外卖员的男子,因参与犯罪被判处六年零八个月有期徒刑。
巨额比特币查获: 伦敦警方共查获了61,000枚比特币,市值约为67亿美元,成为此次案件的核心证据之一。
钱志敏的认罪,是伦敦警方历时七年、跨越多司法管辖区进行侦查的重大成果。
复杂的调查过程: 伦敦警察局反洗钱与网络犯罪部门负责人伊莎贝拉·格罗托表示,在被捕前的五年里,钱某一直在逃避法律追责,这使得调查过程格外艰难,需要协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执法部门合作。
中英合作: 伦敦警方经济与网络犯罪部负责人威尔·莱恩指出,这次定罪,体现了中英两国警方多年的密切合作,彰显了国际执法合作的重要性。
英国皇家检察署的作用: 副首席检察官罗宾·韦耶尔强调:“加密货币被有组织的犯罪集团用以隐藏和转移非法资产,助长诈骗行为。” 此案也是英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涉嫌加密资产追缴案件,昭示了犯罪收益的巨大规模。英国检方正全力追踪及冻结赃款,防止犯罪分子通过虚拟货币逃脱法律制裁。
对于这次案件中的12.8万受害者而言,钱志敏的认罪意味着追回部分资金的希望日益增强。
中国方面的赔偿措施: 皇家检控署表示,部分受害者已通过中国设立的赔偿基金获得了赔偿。这为受害者提供了具体的救济途径。
跨境追赃的难题: 但在实际操作中,追讨跨境资产面临诸多挑战。根据英国2002年《犯罪收益法》(POCA),受害者需证明其对被扣押比特币的所有权,同时依照链上追踪程序进行资产确认。由于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特性,加之中英司法合作有限,导致追赃工作复杂且缓慢。
目前,钱志敏已被扣押,等待最终量刑判决,判决日期尚未公布。此案的审理结果,将对国际加密货币监管政策以及跨境司法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对加密货币犯罪的警示: 此案再次强调了加密货币在非法活动中的潜在风险,也促使各国加强立法和监管措施。
国际司法合作的示范: 此案件为中英两国在打击跨境加密货币犯罪中的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有望推动未来更为紧密的合作框架。
反洗钱法律的完善: 英国法院将首次测试大规模链上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这可能影响未来反洗钱法规和技术手段的升级。
总结而言,钱志敏案的告破与认罪,是全球打击利用加密货币实施洗钱和诈骗行为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案件充分揭示了庞氏骗局与加密货币结合的巨大危害,也彰显了在数字资产时代跨境合作的重要性。投资者应保持警惕,远离高收益的非法集资与虚拟货币炒作。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则应持续加强跨境合作,完善数字资产监控体系,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
相关推荐阅读:多名中国受害者出面作证!天津蓝天格锐6万枚比特币洗钱案在伦敦审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