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市场类似于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的股市,导致股市多年整合。

近期,规模庞大且持有时间较长的加密货币投资者持续在市场上套现,导致资产价格难以突破高点,形成明显的抛压压力。
最新资讯
据分析师 Jordi Visser 表示,巨鲸和长期持有者选择在市场高点套现,持续的抛售对价格形成了明显的压制。这种现象类似于2000年代互联网泡沫破裂后股市的表现,当时股市最高跌幅曾达80%,之后经过长达16年的盘整才重返昔日高点。
Visser 指出,这反映出在危机时期,科技行业的风险投资者因锁定期限制,被迫持有资产较长时间。当解禁后,便纷纷抛售手中资产。他补充说:
“很多股票的交易价格都低于发行价。我们目前正处于类似的状态。风险投资者和内部投资者迫切需要流动性,利用每一次反弹抛售资产。这也是我在Solana、以太坊、众多山寨币和比特币上的实际经历。”
Visser澄清,他并非认为加密资产价格需要像当年那样经过长达16年的盘整才能反弹,而只是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历史作为类比,说明当前的市场机制。他认为,加密货币正逐步接近本轮盘整的尾声,预计最多还能再持续1年时间。
此番分析正值市场对加密货币和比特币可能发生崩盘的担忧升温之际,也促使多家分析机构和投资者调整了他们之前的乐观价格预期。
一些分析师已显示出比特币底部形成的迹象,但也有人担心持续增加的抛售压力可能导致价格进一步下行。
根据CryptoQuant分析师 Julio Moreno 的观点,巨鲸和长期持有者通常会在市场高点套现,但其卖出行为本身并非问题的核心。
只有当新需求不能及时吸收大量抛售的比特币供应时,来自巨鲸和长期投资者的卖压才会严重压制资产价格。
Moreno 表示:“自10月起,长期持有人在卖出方面的活动有所增加。这并不新鲜,但目前需求逐渐减弱,无法以更高价格消化他们释放出的供应。”
相关报道:新成立的加密组织旨在为区块链交易制定统一标准,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