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DeFi >   正文

区块链视角下的KYC:合规基石与隐私挑战

**摘要:**

本文探讨了加密货币领域中 KYC(了解你的客户)合规措施的优势与劣势,追溯了其发展历程,并分析了“了解你的同伴”(Know Your Transaction, KYT)作为潜在替代方案的可行性。

零知识证明和声誉系统有潜力重塑合规性,并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提供隐私保护。

了解你的同行:KYC的利与弊 观点

观点来自:Josef Je,PWN DAO 联合创始人

本文并非再度强调“了解你的客户”(KYC)是唯一使加密货币合法化的手段,也不是主张KYC必然会消失。相反,我们将回顾我们如何走到今天,为什么依然面对这些挑战,KYC在哪些情况下是有益的,哪些情况下则是有害的,以及我们如何通过选择“了解你的同行”来在不妥协隐私和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有效合规。

我们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KYC法规源自多年来为打击金融犯罪所做的努力。1970年,美国通过了《银行保密法》(BSA),要求金融机构记录并报告大额现金交易,这为现代客户尽职调查奠定了基础,尽管“KYC”这一术语尚未出现。随着全球金融系统的发展,G7国家于1989年成立了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并发布了建议,要求各国采取反洗钱(AML)措施,其中包括客户身份识别。

21世纪带来了更严格的管控。2001年9/11事件后,美国《爱国者法案》要求实施全面的客户识别程序。欧洲则出台了连续的AML指令,逐步将更多行业,包括加密货币交易所,纳入KYC要求中。随着时间推移,“KYC”逐渐成为任何受监管金融系统的一部分,成为其不可或缺的合规性检查。

我们的现状

这些规定正全力打击本应具备匿名性的加密生态系统。如今,中心化交易所要求用户提供身份证件、自拍照以及地址证明,类似传统金融体系的要求。KYC框架已经渗透到加密货币交易平台的用户体验中,并逐步向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扩展。

KYC的不同观点

从监管者的角度来看,KYC是必要的:若希望享受受监管市场的保障,就必须监控可疑活动。如果加密货币希望与现实世界整合——如代币化有形资产、连接传统银行并满足机构投资者需求——则必须遵循某些规范。

然而,从自由主义者或密码朋克的角度来看,KYC是一种过度的、侵入性的扩张。犯罪分子可以利用漏洞,而诚实的用户却被视为嫌疑人。普通用户每次进行身份验证时会感到困扰。同时,KYC过程中收集的个人数据容易泄露或遭黑客攻击,增加了身份盗窃的风险。

KYC对加密货币的帮助

我们不得不承认,加密货币领域仍然存在大量骗局和“拉盘”行为。KYC可以帮助加密货币获得合法性,向新用户保证存在某种基本的问责标准。随着越来越多的现实世界资产(如房地产所有权证书或代币化证券)被引入区块链,监管机构将要求提供身份证明,以减少欺诈行为并确保法律的可执行性,从而避免物理层面的所有权漏洞。

KYC对加密货币的危害

KYC是一个过时的解决方案,被强加在前沿技术上。DeFi协议是去中心化的代码,而非中介机构。真正的DeFi协议无法卷款逃跑。将“KYC或死”这一模式强加于DeFi,其效果有限,且监管体系缺乏严谨性。它们还削弱了其他法规的效果,如隐私保护,这些保护措施对于打击重大犯罪影响甚微,但却给诚实的用户带来了负担,并创造了数据蜜罐的风险。

了解你的同行:一条新的路径

与其不断强调“了解你的客户”,我们或许可以转向“了解你的同行”。在真正的DeFi中,点对点的交互方式占主导地位。如果一个企业需要确保合规性,它可以选择性地验证对方的某些属性,而无需透露或存储任何身份信息。

零知识证明和隐私保护工具可以提供帮助。基于零知识证明(ZK)的身份验证服务能够让人们验证特定事实而不暴露全部数据,类似于Privado.ID或zkPassports,可以帮助证明某人的资格,而不需要复杂的文件。

声誉系统和自我监管

区块链上的透明性使得建立声誉系统成为可能。你可以通过过去的交易记录来评估对方的可信度,而不依赖护照照片等个人信息。像Chainalysis这样的工具可以标记可疑地址,而信用评分协议则依赖可验证的历史记录。结合ZK证明技术,我们可以构建一个自我监管的生态系统,其中恶意行为者会自然被筛除。这不会立刻解决监管接受的问题,但可能证明去中心化且尊重隐私的方式能够达到类似的效果。随着时间推移,如果监管机构看到这些方法取得有效成果,或许会逐渐接受这些新的合规方式。

目前的KYC措施可能会在中心化交易所和托管解决方案中继续存在,尤其是在传统监管机构有明确监管权限的区域。然而,在DeFi领域,我们可以尝试其他模型。我们可以依赖密码学证明、选择性数据披露和声誉系统,而不是强制执行全面的身份验证。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既能遵守法律与道德规范,又不会对大多数用户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我们的乐观愿景是,通过自我监管,我们可以筛除不良行为者,并说服政策制定者认为,加密货币不需要强行纳入传统的监管框架,但仍能实现相同甚至更好的合规效果。

观点来自:Josef Je,PWN DAO 联合创始人

相关推荐:加密支付的演变与未来展望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用途,并不构成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的观点、想法和意见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