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Omid Malekan指出,代币化银行存款不太可能普及,因为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它们相较于稳定币缺乏吸引力。
据哥伦比亚商学院的兼职教授Omid Malekan表示,代币化银行存款缺乏稳定币的技术优势和灵活性,因此被认为是一类劣质产品。
新闻
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尝试以区块链技术实现代币化银行存款,即在区块链上记录银行的余额信息,但Omid Malekan指出,这项技术最终可能会被稳定币取代。
Malekan强调,超额抵押的稳定币发行机构必须保持1:1的现金或短期现金等价物储备以支持其发行的稳定币,从风险角度来看,稳定币在安全性上优于某些由银行发行的代币化存款,因为后者通常需要部分准备金来支持。
此外,稳定币具有很强的可组合性,意味着它们可以在整个加密生态系统中进行传输,并用于各种复杂的金融应用。而代币化存款则通常受到许可限制,必须经过身份验证(KYC),且功能相对受限,难以实现跨平台或复杂的金融操作。

Malekan进一步比喻称,代币化银行存款类似于“只能向同一家银行的其他客户开支票的支票账户”。他补充说:
"这类代币几乎无法应用于大多数金融活动。它对跨境支付没有实质帮助,不能服务没有银行账户的人群,也无法实现与其他资产的原子交换,更不能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发挥作用。"
根据渣打银行的预测,代币化现实世界资产(RWA)——在区块链上代币化的实体或金融资产,包括法币、房地产、股票、债券、大宗商品、艺术品和收藏品——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万亿美元。
Malekan认为,为了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代币化银行存款必须与生息稳定币竞争,后者通常通过各种客户激励措施传递收益,或者寻找规避某些法规限制(如GENIUS稳定币法案收益禁令)的方法。
银行游说团体一直反对生息稳定币,担心稳定币发行机构与用户分享利息会侵蚀银行的市场份额。当前,美国和英国的零售银行储蓄账户的平均收益率低于1%,任何高于这个水平的收益对客户都很具吸引力。
对此,纽约大学教授Austin Campbell批评银行业利用政治游说保护自身利益,抵制生息稳定币,损害了普通零售客户的权益。
相关推荐:据报道,曾经拒绝涉足加密货币的北欧某银行即将推出比特币(BTC)交易所交易产品(ET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