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网络拥有安全且可持续的未来,能够驱动信任和创新。
生态健康是区块链长期成功的基础。通过培育透明度、强大的开发工具和活跃的社区,区块链网络能够实现安全和可持续的增长。
观点作者:Anoop Nannra,Trugard Labs联合创始人兼CEO。
区块链行业一直在与欺诈行为作斗争。几十年来,传统金融体系带来了贫富差距、信任危机,并且——如2008年金融危机所示——造成了不透明、复杂且没有问责机制的投资产品。
区块链和Web3本应当解决这些问题,但现实情况是,诸如“跑路盘”和不透明智能合约等骗局,仍然是讨论信任与安全问题时的主要焦点。
然而,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焦点不对。当前的多数努力集中在追踪骗子、反洗钱和标记高风险智能合约上。
这些工具的确能避免资金损失,但它们并未触及问题的本质。
这些只是应对表面问题。欺诈行为的反复出现,反映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被忽视了。如果生态基础不稳固,恶意行为者总能找到突破口。
与其专注于捕捉欺诈行为,我们应当从更广泛的视角思考:我们的生态系统是否健康?
我们是否吸引了适合的构建者、工具和社区?如果系统本身不稳定,我们仅仅是在修补漏洞,而整个基础架构却在逐渐崩塌。
区块链网络不仅是项目的简单集合,它是由开发者、工具、用户及共同遵循的规则组成的活跃生态系统。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能够吸引优质项目和顶尖开发者,从而增强网络的整体实力。开发者之间的协作加强,工具不断优化,最终使整个生态受益。
相反,不健康的生态系统会为欺诈者提供温床。如果一个网络的规则松散、开发工具落后,或者因托管可疑项目而声誉受损,那么它将难以吸引那些希望构建长期可持续、合法项目的开发者。
这样的问题将导致恶性循环:不健康的环境滋生欺诈行为,最终驱逐优质项目,削弱生态系统的整体实力,破坏人们对区块链技术的信任。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问题多发的网络常常成为漏洞和骗局的实验场,而这些问题可能会蔓延到其他区块链网络。
以以太坊(ETH)为例。多年来,它成功构建了一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凭借开源工具、透明运作和高度的开发者参与度,形成了一个创新蓬勃发展的环境。虽然骗局依然存在,但它们难以占据主导地位。与那些充斥低质量项目和恶意行为者的网络相比,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为了提升区块链网络的质量,我们需要评估整个生态系统的健康,而非单纯关注其承载的骗局数量、锁定的总价值或流动性。
我们需要建立一套类似于制造业或网络安全行业的成熟标准,用来衡量网络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区块链领域,我们应当关注透明度、开发者声誉、安全实践以及社区参与度等关键指标。
如果大多数智能合约没有公开可审查的源代码,我们如何确保这些合约是安全可靠的?开源代码使社区能够验证系统的运行情况,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避免问题恶化。
当然,这与Web2项目中数以亿计的开源代码行数不同。在Web3中,尽管我们提倡透明度,但实际上只有不到1%的智能合约源代码可以供审查。
一个强大而活跃的社区能够产生决定性影响。那些积极参与治理、要求透明度并追究开发者责任的用户群体,可以创造出一个欺诈难以立足的环境。
虽然在正规的项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但现实情况是,构建机器人网络来制造虚假社区氛围的成本太低,操作过于简便,这为欺诈行为提供了机会。
生态系统健康不仅关乎防范欺诈,它更关系到区块链的未来发展。健康的生态系统不仅能存活,还能持续增长,推动创新,赢得信任。它们为开发者提供成功所需的工具,同时让用户确信自己参与的是一个可靠且安全的系统。
目前,我们几乎缺乏有效的协作。协议团队、开发者和安全平台应当携手合作,制定统一标准,避免在缺乏行业参与的情况下被动接受外部规则的强制实施。
透明度应成为首要任务,开源应当成为常态而非特例。尽管我们无法要求所有项目公开其知识产权,但应该积极探索和应用已取得长足进展的技术,以保障安全。
安全应当贯穿于开发的全过程,而非事后补救。社区应督促项目承担责任,确保恶意行为者无法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中活动。即使是最先进的技术,也需要信任才能获得成功。通过关注生态系统的健康,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更安全、更具韧性、更创新、更可持续的网络。是时候超越对骗局的焦点,迈向区块链的更宏大愿景了。
观点来源:Trugard Labs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noop Nannra。
相关推荐:比特币(BTC)去中心化金融(DeFi)成为焦点
本文仅供参考,并非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表达的观点、想法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并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