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卸任之后,新任主席猜想"
鲍威尔之后,是他?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TechFlow 深潮,作者:David,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距鲍威尔任期结束还有9个月,对于谁将接任美联储主席的讨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
美联储主席或许是全球最具权力的经济职位之一。他的一句话能够引发资本市场剧烈波动,而一个决定更是关乎数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向。你的房贷利率、股市收益,甚至加密资产的波动,均与这一职位的决策密切相关。
那么,下届主席最有可能是谁呢?市场逐渐给出了答案。
在8月7日的预测市场Kalshi上,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的胜率从前一天的16%猛增至50%以上,首次超过其他竞争对手。尽管此后赔率有所波动,Waller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截至最新数据,Polymarket显示Waller以35%的概率领先,远高于其他热门候选人Kevin Hassett和Kevin Warsh的17%。
那么,市场为何对这位65岁的现任美联储理事突然看好呢?
彭博社的近期报道或许提供了线索:特朗普顾问团队认为Waller“愿意基于预测而非当前数据制定政策”,并且对“美联储体系有深入的了解”。
更重要的是,Waller曾是特朗普在2020年提名的美联储理事。而在7月30日的FOMC会议上,Waller做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
他与另一位理事Michelle Bowman共同投下反对票,认为美联储应该降息25个基点。这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有两位理事同时反对维持利率不变的决议。
特朗普所需要的,正是一个既能推动降息,又不会被市场视为白宫傀儡的美联储主席;从这个角度来看,Waller似乎完美契合要求。
要了解Waller的背景,首先要从这张反对票说起。
需要解释的是,美联储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每年召开8次会议,决定美国的基准利率。这个利率是美国经济的关键,它决定了银行间的借贷成本进而影响所有贷款的利率。
与会者需要对利率变动进行集体投票。几十年来,这些投票几乎都是一致的。在美联储的文化中,公开投反对票被视为对主席权威的挑战。
2025年7月30日的FOMC会议显得格外敏感。
美联储已经连续五次将利率维持在4.25%-4.5%不变。而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日复一日地批评鲍威尔“太晚了”“愚蠢”,要求立即降息以刺激经济。
但是,在此次会议前的两周,7月17日,Waller在纽约大学货币市场交易商协会发表了一场讲话,其言辞十分尖锐:
“我常常告诫我的新人同事,演讲并不是谋杀悬疑小说——直接告诉听众谁是凶手,就是告诉他们重点”。
这场演讲的重点,自然就是他认为FOMC应该降息25个基点,而“凶手”也指向了美联储。
公开表态,通常并不符合央行官员的行为规范。但这或许是Waller精心选定的时机,用来进行政治博弈。
提前公开观点,能让他在随后的FOMC正式会议上投反对票显得像是经过长期思考的专业判断,而非屈从于政治压力。
7月30日,当Waller与Bowman共同投下反对维持利率不变的票时,确实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出现两位理事同时反对,显然引人注目。
市场解读出的信号是,美联储内部出现了理性不同的声音;但从特朗普及其团队的视角来看,这更像是Waller的表态与站队。
更巧妙的是,Waller对现行的关税政策也表态称:“关税是价格水平的一次性上涨,不会造成持续通胀。”这句话正是他被媒体广泛引用的标志性论述。
换句话说,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特朗普的关税确实会推高物价,但只是暂时性的。因此,不应因为关税而不降息。显然,Waller的观点既没有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又为降息提供了经济学依据。
用经济学理论来化解政治难题;在合适的时机表达与总统相同的降息立场。
如果说投反对票展示了Waller的政治嗅觉,那么准确预测经济走向则反映了他扎实的业务水平。
让我们先了解背景。
2022年6月,美国的通胀率达到了9.1%,创下40年来的新高。这意味着什么?
假如你年初存了1万美元,到年底的购买力只剩下9000美元。油价翻了一番,鸡蛋从2美元涨到5美元。
美联储面临选择的难题。为了控制通胀,必须加息。加息会提高贷款成本,使企业不愿意借钱扩张,消费者也不愿意贷款买房或购车,进而导致经济降温,从而降低通胀。
然而,问题在于,过于激进的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危机。历史上,美联储大幅加息时几乎总伴随着经济衰退。
正当此时,经济学界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公开辩论。
对立的两方,一边是三位重量级经济学家:克林顿时期的前财长萨默斯、前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以及哈佛经济学家多马什。
他们在7月发布的研究中认为,美联储无法在不引发“痛苦的”失业率飙升的情况下控制通胀,要让通胀降下来失业率必然会升高。这是经济规律,如同物理法则。
萨默斯团队的计算表明,要将通胀从9%降到2%,失业率至少要上升到6%以上。这将导致数百万人失业。
但Waller持不同观点。
7月29日,他与美联储经济学家Andrew Figura合作发表了论文《贝弗里奇曲线告诉我们软着陆的可能性有多大》,直接挑战萨默斯团队的结论。
Waller的核心观点是,这次情况与以往不同,因为疫情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力市场扭曲。
很多人提前退休,或者因疫情不愿意工作。这导致职位空缺虚高,并不意味着经济正在热火朝天招聘,而是愿意工作的人减少。
论文得出的结论是:软着陆是“合理的结果”,美国能在失业率小幅上升的情况下,使通胀回归正常。
8月1日,萨默斯和布兰查德迅速反击,称Waller的论文“包含误导性结论、错误与事实错误”。
通常央行官员表达谨慎,学者之间讲究礼貌,但此次,双方言辞相当激烈,显然都在捍卫各自的经济理论正确性。
市场当然倾向于萨默斯一方。毕竟,他是前财长,布兰查德为前IMF首席经济学家,而Waller仅是一名美联储理事。
接下来18个月,成为了一场公开的验证与对赌。
2022年底,商品价格开始回落。2023年初,供应链压力减轻。美联储也确实从接近0%的利率大幅上调至5.5%。
大家都在等待失业潮的到来,但结果却出乎意料。
到2024年底,通胀率降到了3%以下,而失业率仅为3.9%。没有衰退,也没有大规模裁员。
2024年9月,Waller与Figura更新了他们的研究论文,题目变为“软着陆们”(Soft Landings),暗示这种情况不是偶然,且可以复制。
Waller赢得了这场对赌。
这场学术交锋证明了Waller有能力挑战权威,做出独立判断;而对特朗普团队而言,这让他们看到了一个敢于挑战主流、信任美国经济韧性的人。
Waller与大多数在美联储任职的人不同,他的职业路径极为独特。
Waller于1959年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Nebraska City,童年时期在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度过,这些都是美国中西部的农业州,远离东海岸的金融中心。
美联储理事会通常由那些来自名校、在华尔街或政府部门工作过的人担任,他们往往说着相似的语言,分享着相似的世界观。
而Waller显然不属于这一类。
他的起点是明比季州立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但这个位于明尼苏达北部、冬天气温能降到零下30度的学校,你或许从未听说过。
这样的成长背景让他更容易理解真实的美国,以及那些生活在小城镇、贷款买房买车,并为工作和物价担忧的普通人。
1985年,Waller获得华盛顿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开始了他漫长的学术生涯。
最初在印第安纳大学任教,随后转至肯塔基大学和圣母大学,整整24年,他一直从事教学与研究。而Waller的研究领域主要是货币理论,经济学中最为抽象的分支之一。
这样的研究可能不会让他在媒体上走红,但在关键时刻却能大派用场。1996年,Waller与他人共同撰写了论文《央行独立性、经济行为与最优任期》。
该论文探讨了一个典型且时宜的问题:央行行长的任期应该多长?
论文认为,如果任期过短(如2年),央行行长可能会屈服于政治压力,因其希望能够再次获得任命。如果任期过长(如14年),则可能脱离现实,缺乏灵活性。
25年后,这一理论论文成为了实际指导策略。
2020年,当特朗普公开抨击美联储并要求降息时,刚刚进入美联储的Waller面临抉择:要么全盘顺从,要么完全对抗?
他选择了第三条路:在一些情况下支持降息,比如在2025年7月的投票中投下反对票,但理由必须基于专业判断,而非单纯出于总统的要求。
这种微妙的平衡感,不是完全独立于政治现实,也不是完全依附于失去专业判断,这正是他20多年前曾研究的课题。
换句话说,Waller在美联储中的行动不是凭直觉在走钢丝,而是依据一套经过学术验证的平衡理论。
在进入美联储之前,Waller也在“训练场”里积累经历。
美联储并不是单一机构,而是由华盛顿的理事会和12个地区联储组成,每个地区联储都有自己的研究部门与政策倾向。
2009年,已满50岁的Waller离开学术界,加入圣路易斯联储担任研究主管,工作持续了11年。Waller负责管理一个100多人的研究团队,日常任务包括分析经济数据、撰写政策报告以及准备参与FOMC会议。
真正改变他职业轨迹的是2019年被特朗普提名进入美联储理事会。
这一提名本身就充满争议。Waller的确认过程并不顺利,民主党参议员质疑他的独立性,毕竟他是特朗普提名的,而共和党参议员则担心他过于学术,不够“忠诚”。
2020年12月3日,参议院以48:47的微弱优势通过了他的任命,成为近年来结果最接近的投票之一。61岁时进入美联储最高决策层的Waller,比多数理事都要年长,但这反而成为他的优势。
因为大部分美联储理事的职业路径都是可预测的:名校→华尔街或政府→美联储。他们通常在40多岁时进入权力中心,有充足时间建立人脉、学习游戏规则。
而Waller则不同,他在学术界待了24年,之后在地区联储工作11年,直到61岁才进入华盛顿。
与其他理事相比,Waller没有过多的负担,没有华尔街的情义;同时,在圣路易斯联储工作期间,他意识到美联储并非铁板一块,不同声音不仅被允许,有时还会受到鼓励。
当特朗普团队评估谁能够接替鲍威尔时,他们可能看到的就是这些特质:
一个年龄合适、不需再证明自己的人;一个有独立判断能力但懂得如何在体制内表达的人。
如果Waller真的成为美联储主席,会带来哪些潜在好处?
市场的初步反应是Waller可能会降息。毕竟他在7月投下了支持降息的反对票,特朗普也一直在要求更低的利率。
但是仔细观察他的历史记录,情况并不单一。
2019年,在经济表现强劲时,Waller支持降息。2022年,在通胀激增时,他则支持激进加息。而到2025年,他又转向支持降息……
他的原则似乎非常明确,该松则松,该紧则紧。如果他成为主席,利率政策可能变得更加“灵活”,不一定会机械地遵循特朗普的规则,而是更依赖于经济现状的快速调整。
不过,Waller的真正独特之处,可能并非在传统货币政策方面,而在于他如何看待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等新兴事物。
在8月20日当被问及美联储如何应对金融创新时,Waller表示“对数字资产创新完全没有必要担忧”;而在今年2月份加州的稳定币会议上,他称稳定币是“设计用来保持相对于国家货币稳定价值的数字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他强调的是与国家货币的关系,而并非独立于货币体系外的事物。这种观点上的差异,可能导致政策上的根本变革。
如今,美国对数字资产的态度是防御性的,担心洗钱、金融稳定和投资者保护;监管的焦点在于“控制风险”。
Waller明确反对央行数字货币,认为“不清楚其能解决美国支付系统中的什么市场失灵问题”,但他支持另外一种路径:鼓励私营稳定币的创新,承担数字美元的功能。
然而,所有这些设想都建立在Waller能够承受压力的前提下。
他过去并未经历过真正的金融危机考验。2008年雷曼危机时,他还在教书,2022年FTX破产时,他刚进入美联储,仍未成为核心决策者。
从理事到主席,这是个职位的转变。理事可以发表个人意见,而主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撼动市场。
在整个金融体系稳定的重担压在肩上的时候,“创新”和“探索”可能变成奢侈品。关于加密资产将是否真的利好的问题,仍然是未知数。
相关推荐:美联储在面临领导地位挑战之际将举办数字资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