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拥抱自主区块链,性能问题成采纳关键障碍
像Robinhood和Stripe这样的金融科技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区块链技术,因为华尔街正不断探索数字资产的应用,但由于执行效率方面的瓶颈,机构的普遍采用仍受到一定限制。
随着成熟的金融科技企业开始开发自身的区块链平台,机构性加密货币市场的下一轮增长浪潮逐渐成形。
例如,Robinhood近期宣布正开发一条Layer 2区块链,旨在实现代币化股票和实体资产(RWA)的支持,而Stripe则计划推出Tempo项目,这是一条与Paradigm合作开发、专注支付场景的专用区块链。
Altius Labs的联合创始人Annabelle Huang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表示:“这将成为新一波企业创新的起点。亚洲、拉丁美洲及其他新兴市场的金融科技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研究相关技术,现在也开始积极行动。”
Annabelle Huang曾见证加密货币逐步渗透到华尔街的各个环节。她最早在纽约从事外汇和利率交易,之后加入香港Amber Group,担任管理合伙人,在DeFi热潮中帮助公司成为亚洲最大的加密流动性提供商之一。
目前,金融科技主导的区块链仍面临自加密行业诞生以来的性能挑战。华尔街的交易速度可以达到微秒级别,而区块链系统的交易确认仍需秒级甚至毫秒级时间。Huang将此称为“性能瓶颈”,她表示,要实现机构级的资本运营,区块链必须首先解决这一核心问题。
离开Amber Group后,Annabelle Huang专注于突破区块链的运算性能瓶颈。她与Altius Labs合作,开发了一个模块化的执行层,能够无缝接入已有的区块链系统,从而显著提升交易吞吐量,无需对现有技术架构进行大规模重构。
Huang指出:“我们的目标是以模块化、即插即用的方式,提升区块链的处理能力,包括缩短区块执行时间和提高交易吞吐速率。这样可以在不改变整体架构的情况下实现升级。”
她强调,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侧链或纯粹的Layer 2方案,而是专注于优化“执行引擎”。通过集中提升执行性能,Web3有望在保持去中心化特性的基础上,大幅缩小与Web2传统系统的性能差距。
2025年6月27日,华尔街展示了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超强性能。例如,纳斯达克在年度Russell指数重组的收盘拍卖中,花了0.871秒完成了约25亿股股票的成交。其INET系统每秒处理订单超过百万,延迟低于40微秒,远超区块链的性能表现。
相比之下,以太坊每秒仅能处理约15笔交易,区块确认时间约为12秒。即使是Solana等速度较快的公链网络,区块时间也大约为400毫秒,理论吞吐量为每秒几千笔交易。这些速度在处理大规模重要交易时仍显不足,难以满足机构的需求。
区块链的扩展性已有所提升。以太坊通过Layer 2技术中的Rollup方案,分摊了主链的交易压力。Solana推出的全新验证节点客户端Firedancer,也在持续优化,努力缩小差距。
Huang认为,未来不应期望出现更多“以太坊杀手”或万能区块链平台。
她指出,用户更倾向于集中在少数几个成熟的平台上,而非分散至大量新兴链中。
她补充说:“虽然如此,以太坊内部的性能难题依然存在。目前很多项目选择通过搭建侧链扩展区块空间,但这同时带来了碎片化和UI/UX的复杂化问题。”
随着行业变革持续推进,相关公司不断调整其战略布局。尽管下一轮机构采用仍需依赖区块链网络的技术升级,华尔街已在技术升级到位之前,抢先进入数字资产市场。许多大型机构通过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或企业级“金库”策略间接持有加密资产。比特币基金成为主要入口,“Strategy”等公司则逐步转型为比特币的杠杆交易代理。
不过,这种模式并非适合所有企业。2025年期间,一些财务困境中的公司将“比特币金库”作为最后的资本管理策略,希望借此吸引投资者关注。部分公司的股价虽然短暂上涨,但随即回落,财务状况不佳的企业存在潜在的风险隐患。
Huang指出,这种转型策略对散户投资者而言风险更高,因为企业的比特币持仓策略尚未统一。她用股票价格的波动比喻币圈的代币发行:在早期通常会出现快速上涨,但最终会回归合理价位。不过,ETF和“金库”策略的需求仍将持续存在,作为市场的重要代理工具。
她说:“在出现比特币ETF之前,Grayscale曾是最大机构投资渠道。很多人认为ETF获批后,Grayscale的溢价问题会得到缓解,相关交易也会逐渐消失。但实际上,投资者仍出于多种原因偏好Strategy,比如持仓时间更长、成本更低,且通过多轮杠杆融资放大收益。”
“虽然ETF支持比特币和以太坊,但对于其他数字资产的投资需求,投资者仍更倾向于采用债务策略或私募方式。”
Robinhood、Stripe等金融科技企业正引领机构区块链应用的新版图。它们不再仅在交易平台中挂载加密资产标识,而是投入巨资开发自主区块链基础设施,将数字资产深度融入到核心金融系统中。
基础设施的变革也在加快。原本为对冲基金提供场外交易(OTC)比特币购买服务的OTC平台,正在逐步转型为合规的流动性提供商,严格遵守监管要求,提升交易透明度和流动性支持能力。
这一系列变化标志着加密行业正逐步靠拢传统华尔街的合规和结算标准,为机构客户提供更完善的合规、清算和报告服务。
Huang表示:“未来,我们预计机构会更多采用稳定币,甚至在某些应用场景下自主建设区块链系统。”
她回忆说,自己四年前在Amber Group时就曾与机构客户探讨这些策略。如今,她相信,行业的企业客户已经准备好迈出实质性行动的第一步。
相关资讯:狗狗币首个ETF正式上线,Doge价格可能迎来怎样的上涨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