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知识证明:一种在满足合规前提下保护敏感数据的加密技术方案。
在隐私保护需求与年龄验证监管要求之间,如果存在冲突,零知识证明技术为此提供了一种密码学解决方案——既能保证合规性,又能保护敏感数据的安全。
作者:Andre Omietanski(Aztec Labs总法律顾问)与Amal Ibraymi(Aztec Labs法律顾问)
是否有一种方法能够证明你已年满18岁,而无需透露你的生日、姓名等敏感信息?零知识证明正是实现这一设想的技术,巧妙地解决了网络时代的一个重要难题——如何在验证年龄的同时保护隐私。
当代年龄验证的紧迫性
从澳大利亚到佛罗里达再到中国,全球各地纷纷出台法律来限制未成年人访问社交媒体和互联网内容。为了保护未成年人不被成人内容所侵扰,平台运营商与政府常常要在“放任与干预”之间前行。
例如,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最近立法要求色情网站用户必须上传身份证件才能浏览相关内容。自由言论联盟为此提起诉讼,声称该法案侵犯了第一修正案的权利。尽管诉讼因程序问题而被驳回,但这一事件突显了监管机构与平台面临的难题:如何限制未成年人访问,而不侵犯成年人的权利并引入新的隐私风险。
传统验证方式的局限
目前的年龄验证工具要么形同虚设,要么侵犯用户隐私。自我声明毫无意义,用户可以谎报年龄;而身份证验证则过于侵入,用户不应被迫上传敏感证件,以免暴露于数据泄露与身份盗用风险之中。
指纹和面部扫描等生物识别技术虽然方便,但却引发了伦理、隐私与安全方面的担忧。由于这些系统的准确性存疑,可能导致误判;更何况,生物信息一旦泄露,无法像密码那样更改,将造成长期的伤害。
行为追踪和基于人工智能的浏览行为分析同样存在问题——通过机器学习来分析用户行为模式识别异常,可能助长监控文化的发展。
零知识证明的隐私保护解决方案
零知识证明技术给出了一个突破性的解决方案:可信实体(如政府身份证发放机构)验证用户年龄后,生成一份密码学证明。网站只需验证这一证明,而无需接触任何多余的个人信息,从而实现有效的年龄验证及用户隐私保护。这一方案无须集中存储数据,不仅减轻了谷歌、Meta、WhatsApp等平台的合规负担,还完全规避了数据泄露的风险。
大规模应用与实施的挑战
尽管零知识证明有其优势,但并非万无一失。其实现过程相对复杂,基于数学原理的“不信任,只验证”理念可能引发监管疑虑,因为政策制定者往往更信任可见的身份证件验证过程。
在金融犯罪调查或应对政府查询的情况下,企业可能需要向当局披露个人信息,这与零知识证明所倡导的“平台不存储原始数据”的理念存在冲突。
此外,零知识证明也面临可扩展性和性能的挑战,计算资源消耗较高且实现编程较为困难。不过,随着Noir等编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