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区块链 >   正文

上海曝光3500万元虚拟货币诈骗案,“空气币”GDFC骗取超2000人

上海检方披露了一起涉及“空气币”GDFC的诈骗案件,案件金额达到3500万元,受害者超过2000人,揭示了新型金融犯罪的隐蔽性和高风险性。

上海检方揭露了一起发行“空气币”GDFC的诈骗案件,涉及金额高达3500万元,受害者超过2000人,彰显了新型金融犯罪的隐蔽性和风险。

上海曝3500万元虚拟货币诈骗案,“空气币”GDFC收割超2000人 市场分析

在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犯罪分子常常以技术创新为幌子,利用虚拟货币、数字藏品等新型概念实施诈骗。最近,上海闵行区检察院披露了一起以投资虚拟货币为名骗取资金的新型金融诈骗案件。被告人吴某等人通过其经营的上海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自行发行实际不具价值的“空气币”GDFC,诈骗金额累计超过3500万元,受害者人数众多。此案件的曝光不仅揭示了新型金融犯罪的复杂性,也对投资者发出了警示。

一、3500万元“空气币”诈骗案:披着“科创”外衣的金融犯罪

  • 作案手法: 在经营公司期间,被告人吴某以推广刷脸支付设备为理由,承诺被害人支付一定的加盟费后,将能通过推广设备或介绍会员获得公司赠送的XD积分。接着,他们设定了“开放金融发车玩法”,要求被害人购买四倍数量的GDFC虚拟货币与XD积分绑定,以将赠送的XD积分变现。

  • 虚假宣传: 吴某等人隐瞒了GDFC币实际由公司控制发行的“空气币”身份,谎称该币由境外公司发行,具有极大的升值潜力。他们诱骗受害者大量购买GDFC币,声称不仅可以变现XD积分,还能以翻倍的价格出售以赚取利润。

  • 持续诈骗: 随着受害人购买人数的减少,GDFC虚拟货币价格暴跌且无法兑付,吴某等人随后推出了“GM融合”,声称GDFC币能转为ME虚拟货币,并通过操控ME币的价格营造GDFC币可大幅升值的假象,以此继续诱骗受害人购买。

  • 涉案金额与受害者: 经审计,吴某等人通过上述手法共计诈骗金额超3500万元,相关款项流入被告人的个人账户。

二、检察机关“沉浸式”办案:破局“数字画皮”

  • 新型金融犯罪: 此案属于以投资虚拟货币为名的金融诈骗案件。闵行区检察院在审查与逮捕阶段,围绕虚拟货币和“元宇宙”等新概念,开展“沉浸式”侦查实验,确认涉案虚拟货币为被告人自行发行的“空气币”,并明确问题的交易流程及盈利方式,进一步识别案件行为模式。

  • 全链条打击: 闵行区检察院指导公安机关对受害人陈述、受害损失及资金流向进行审计补充侦查,最终确认吴某以虚拟货币交易为幌子,凭借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诱骗受害人,资金通过其个人账户流入。2025年2月14日,检察院以诈骗罪对吴某提起公诉。

  • 检察官提醒: 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活动均为国家禁止的非法金融行为,市场参与者和公众应严守法律底线,不参与虚拟货币的发行、交易和推广活动。投资者需警惕以虚拟货币为噱头的项目,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切勿轻信高收益、高回报等话术,不随意向不明平台转账,不轻易参与不熟悉的投资项目,以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金融犯罪新动向:紧盯科创金融风险边界

  • 犯罪手段专业化、隐蔽化: 目前,非法集资犯罪手段趋于专业化和隐蔽化,犯罪分子利用“养老产业”“影视投资”“虚拟货币”等名义,通过股权代持、收益权转让等复杂工具,利用信息不对称诱导投资者参与。

  • 复合型金融犯罪多发: 越来越多的复合型金融犯罪出现,如“信用卡诈骗与贷款诈骗”以及“受贿与洗钱”等。犯罪团伙还可能伪造公积金记录以获取信用卡并套现,破坏银行信贷体系,致使科创小微企业面临更高的信贷风险,资金难以流向实际需求。

  • 新型助贷金融“黑灰产”: 犯罪团伙往往窃取正规金融机构或平台的名义,以“低息高额度贷款”作为诱饵,诱骗急需资金但缺乏专业金融知识的小微企业主,增加其资金负担,甚至导致部分企业资金链断裂,从而直接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

四、守护科创金融:检察机关的“打击+保护+协作”

  • 惩治犯罪不缺位: 闵行区检察院坚持“惩治犯罪不缺位、保障创新不越位”,对以科创名义实施非法金融活动的行为,依法严厉打击。

  • 全链条打击: 检察院还与监察、公安等部门建立反洗钱联动机制,针对影视投资、虚拟货币非法集资等案件进行全链条打击,并同步审查涉及洗钱的衍生犯罪,落实“一案双查”。

  • 提升专业能力: 闵行区检察院成立了金融检察办公室,通过同台培训和专题研讨,提升检察官在区块链、元宇宙等领域新型金融犯罪的打击与处理能力。

  • 延伸检察职能: 检察院主动走进虹桥基金小镇、科创园区,开展“定制化”法律宣传,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风险向相关部门发布检察建议,帮助科创小微企业避开融资陷阱,致力于打造闵行科创新高地。

结语:

上海检察机关公布的这起以虚拟货币投资为名的诈骗案件,再度揭示出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犯罪的隐蔽性与复杂性。犯罪分子利用虚拟货币等新概念,披着“科创”的外衣实施诈骗,严重危害公共财产安全。检察机关通过“沉浸式”办案与全链条打击,为科创金融的发展建立了坚实的安全防线。投资者应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勿轻信高收益、高回报、升值潜力巨大等宣传,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安全与稳定。

相关推荐阅读: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为美国公民访问离岸加密交易所开辟通道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