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巨头争夺港元稳定币市场之际,黄光裕带领国美凭借线下零售场景和实物资产支持的优势进入人民币稳定币领域,有望成为改变现有格局的一匹黑马。
在全球互联网巨头纷纷争夺港元稳定币牌照之际,黄光裕携旗下国美以其线下零售生态和真实世界资产(RWA)优势,有望成为人民币稳定币市场的黑马。这一潜在突破者的崛起,可能会彻底改变当前的竞争格局,为Web3金融生态注入新变数。
当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京东、蚂蚁集团、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在香港争夺稳定币牌照的时候,一个意料之外的角色正悄然逼近——那就是黄光裕和他的国美。这位曾经的中国首富,正凭借其庞大的零售帝国,成为人民币稳定币竞争中的潜在黑马。这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当前稳定币格局、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以及国美独特优势的深入分析。一次跨界反击的序幕正在缓缓开启,曾经的零售巨头可能成为新金融格局中的关键变量,挑战我们对Web3金融生态传统认知。
一、香港稳定币市场:京东只是一名“合规学生”
香港于2025年通过《稳定币条例》,引发了一轮稳定币热潮。京东在其中有一定的布局,其子公司京东币链科技在香港金管局的“稳定币沙盒”中测试了与港元挂钩的数字货币(JD-HKD)。但实际上,京东并非唯一的参与者。蚂蚁集团、腾讯、小米等巨头也都在这场竞赛中布局竞争。在这其中,京东更像是一个“合规优等生”,而非未来的“黑马”。
二、港元稳定币的“天生局限”与人民币稳定币的战略机遇
港元稳定币设计自身存在天然局限。作为与美元挂钩的货币,港元采取联系汇率制度,意味着港元稳定币实际上仍然是美元体系的延伸,难以实现独立的战略自主。这种依附性,限制了港元稳定币在全球金融战略中的自主发挥空间。相比之下,人民币稳定币更具有战略意义,被视为打破美元霸权、推动中国金融自主的关键工具。发行人民币稳定币,不仅是经济战略的需要,更是一场关乎国家金融安全的“爱国行动”。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为人民币稳定币的落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为什么是黄光裕和国美?“无路可退”的破局动力
在众多竞争者中,黄光裕领导的国美凭借其独特优势,有望成为人民币稳定币的重要操盘手:
互联网O2O基础: 国美已实现线上线下深度融合(O2O),其遍布全国的实体店面和供应链体系,为连接链上资产与现实需求的区块链O2O提供得天独厚的场景和基础。此优势为真实世界资产(RWA)的代币化提供了完美基础,有助于实现资产的数字化转让和融资。
“无路可退”激发创新动力: 与京东的多元选择不同,黄光裕的境遇使其“无路可退”。国美当前面临转型压力,这也促使其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稳定币和RWA的布局,不仅符合国家金融政策导向,还能深度结合其线下零售网络,开启新的业务增长空间,注入新的生机。
RWA的天然契合: 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是区块链技术与实体经济结合的关键路径。地方政府已试图将优质资产通过RWA上链发行,实现融资。国美庞大的库存、应收账款、门店资产等,都是实现RWA的理想标的。这不仅能解决企业资金流问题,也能推动实体资产的价值重估,创造新的盈利可能。
企业家的谦逊与实践: 面对新兴技术和金融工具,企业家需要放下过去的光环,保持谦卑,积极学习和尝试。近年来,黄光裕多次尝试新业务,从家装到元宇宙,虽然成效有限,但宝贵的经验赋予了他更强的适应变革的能力。这种屡败屡战的精神,或许正是他敢于“躬身入局”的最大动力,推动他在稳定币和区块链领域探索新路径。
四、结语:意料之外的逆袭可能正在酝酿
人民币稳定币的发展,既需要实体经济的基础,又需要金融创新的驱动力。那些拥有实体资产、理解市场需求的企业,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在这场大潮中,黄光裕和国美凭借其“无路可退”的处境和实体基因,有望成为一个出人意料的变革力量。当人们还在关注京东、蚂蚁的布局时,这位零售巨头也许正静待着一场逆袭的爆发。未来的稳定币竞争,不再只属于巨头们的大规模角逐,也可能出现由意想不到的黑马带来的变化。这场人民币稳定币的竞赛,也许将由一个“黑马”书写全新的篇章。
附加阅读: 马云旗下云锋金融集资11.7亿港元,全面布局虚拟资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