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基金会已成立一个去中心化的人工智能团队,旨在将以太坊作为自治代理的结算层。
以太坊基金会宣布成立一个由 Davide Crapis 牵头的全新去中心化人工智能团队。在 Blockchain Builders Fund 联合创始人 Gil Rosen 看来,这意味着以太坊正从一个相对中立的结算网络,逐步转向具备明确战略取向的 Layer-1 区块链。
近期,以太坊基金会组建了一支由 Davide Crapis 领导的去中心化 AI 团队,目标是将以太坊定位为自治 AI 代理的核心结算与协调平台。这一举措显示出基金会希望通过去中心化方式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并塑造一个开放透明、抗垄断的未来 AI 生态。
新团队计划构建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 AI 技术堆栈,确保人工智能的迭代不被少数企业垄断。通过融合以太坊的分布式架构与 AI 的潜能,该团队旨在探索链上自动决策、智能代理的无信任协作等新模式。业内普遍认为,这将为 AI 的去中心化应用打开新局面,并与 Web3 的开放精神高度契合。
以太坊涉足 AI 领域的战略被视为对行业格局的重大影响,尤其可能对已经专注于 AI 的公链和 Layer 2 产生冲击。Rosen 指出,这一行动使以太坊从过去强调中立性的底层结算网络,演变为一个带有特定发展方向的 Layer-1 基础设施,为 AI 相关领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
与此同时,该去中心化 AI 团队也可能改变 AI 专属 Layer 2 的发展路径,因为它代表着底层功能开始主动适配 AI 应用的需求。
在区块链领域,多个项目正在尝试打造无需许可、抗审查的 AI 基础设施,以保证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不受中心化力量操控。这些努力共同推动了一个更加自由透明的去中心化 AI 经济雏形。
尽管以太坊的性能瓶颈可能削弱其在与新兴协议竞争中的优势,但 Rosen 认为,以太坊的网络规模、用户基础以及互操作性,依然让它有条件成为全球级别的可验证性和结算层。
目前,市场上较成功的 AI 区块链项目大多聚焦于 Web2 相关应用,而像 Virtuals、Sahara 这样的 Web3 原生 AI 基础设施链则发展乏力。Rosen 将此归因于 Web3 AI 市场规模有限。不过,他也强调,以太坊凭借自身地位,具备突破这一困境的潜力。
Rosen 在接受 Bitcoin.com News 采访时补充道:“以太坊的核心价值在于作为真相的可验证层存在,这一理念与 Vitalik Buterin 长期推动的‘证明’愿景高度一致。”
专家们普遍认为,如果以太坊能真正承担 Web2 世界中的可信结算和验证角色,其意义将极为深远。随着底层扩容和性能提升,以太坊有望成为“开源、可互操作长尾生态”的 AI 堆栈,对担忧被 OpenAI、谷歌、Anthropic 等巨头控制的国家尤其具有吸引力。在这种前景下,以太坊的 AI 市场规模甚至可能与其整体生态估值相媲美。
“AI 代理的需求潜力几乎不可估量,”Rosen 表示。
然而,挑战同样存在。Cartesi 解决方案架构师 Carlo Fragni 指出,去中心化 AI 最大的难点在于模型训练与推理执行。他强调,缺乏确定性会导致模型不可重复,进而使共识变得复杂。
Fragni 解释称,训练大规模 AI 模型需要庞大的数据集和计算能力,这在去中心化环境下尤为困难。大型语言模型(LLM)的需求甚至超出了以太坊与当前零知识证明技术的承载范围。他还补充道,从零构建新的 AI 框架成本过高、进度缓慢,因此必须充分利用现有工具与库。
部分分析人士推测,如果以太坊最终成为 AI 经济的协调与结算中心,ETH 的价值将会随之提升。Rosen 认为,这一进程可能会让 ETH 成为去中心化 AI 生态中首选的结算资产。
他总结道:“如果以太坊能够建立一个可信赖、接近实时的数字世界基础层,供智能代理在其中协调与交易,那么 ETH 的需求量将远超当下人类用户日常交易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