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区块链 >   正文

标题:四大中资机构包括国泰君安宣布撤销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

至少四家中资机构在监管的审慎指导下,退出或暂缓了香港稳定币及RWA牌照的申请,这反映出香港Web3热潮有所降温,中资机构在参与境外数字资产业务方面变得更加谨慎。

在监管审慎指导下,至少四家中资机构已选择退出或暂缓申请香港的稳定币及RWA(现实世界资产)牌照,反映出香港Web3热潮出现局部降温,中资企业参与境外数字资产市场的态度趋于谨慎。这一现象显示香港市场在快速推动创新的同时,也在积极控制风险,寻求平衡点。

币圈媒体独家消息:国泰君安等4家中资机构“退出”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 分析

近期,香港积极迎接Web3及稳定币牌照申请,申请流程也进入了“倒计时”。然而,2025年9月29日,消息人士透露,包括国泰君安国际在内的至少四家中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出于审慎考虑,已退出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或暂缓在RWA(现实世界资产)领域的相关拓展。这一“退潮”现象与此前市场的火热氛围形成鲜明对比,暗示香港Web3热潮出现局部调整,也反映出内地监管机构对中资机构参与国际数字资产业务持谨慎态度。

一、中资机构“退潮”:稳定币与RWA赛道的局部降温

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为稳定币牌照申请设定了两个关键时间节点:8月31日前表达申请意向,9月30日前提交正式申请。但在截止期临近之际,部分中资机构选择退出或推迟提交申请。

  • 稳定币牌照的退出: 接近香港金融界的高层Morgan透露,部分中资银行根据监管指导,采取更为谨慎的策略,暂缓或放弃进入稳定币领域的计划。这意味着,原本计划申请的77家机构中,可能有部分中资背景机构未能获得首批稳定币牌照。
  • RWA业务的推迟: 在RWA(现实世界资产)方面,也有中资企业因监管引导而暂停相关业务。接近中资券商从业者Lee表示,国泰君安国际等多家机构已暂停港股市场开展RWA项目。其中,国泰君安的RWA相关业务已暂停操作。另据消息,已在A股上市的另一中资券商也接到通知,推迟或停止在香港的RWA业务拓展。

二、内地监管机构的“降温”信号:审慎与风险控制

业内人士指出,香港金融管理局设定的两个时间节点——8月31日前表达申报意向、9月30日前提交正式申请——显示,未按期申报的机构将错失首批稳定币牌照的可能性。市场在香港稳步推进的同时,也开始显露冷却迹象。

  • 市场降温: 随着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实施,8月初,部分金融机构和互联网公司积极申请稳定币牌照,并开展RWA项目探索。但在政策公布后不久,相关企业纷纷对外停止公开讨论,甚至取消所有稳定币相关宣传和访谈,体现出对监管风向的重视与谨慎。
  • 监管指导意见: 据Foresight News消息,来自内地的监管部门已指导金融机构在推广与表述稳定币业务上保持低调,避免过度宣传,强化内部风险管理和舆情监控,从而确保整个市场的稳健发展。
  • 风险隔离: 9月11日,财新援引消息称,香港的稳定币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走向未明,过度参与可能引发系统风险,监管部门强调需优先隔离风险,促使部分中资银行推迟或取消在港稳定币牌照申请,例如中银香港、交通银行(香港)、中国建设银行(亚洲分行)等。
  • “三不”原则: Morgan解读监管态度:第一,不允许涉及香港加密货币业务的中资机构在境内扩展,谨慎参与虚拟资产;第二,禁止内地资金流入港市场;第三,母公司须承担合规责任,确保整体风险可控。

三、香港发展节奏与国际比较:探索与稳健并行

尽管美国在年初加密市场整体升温,从交易所、ETF、稳定币到RWA和DAT等多领域持续火热,但香港采取了不同的步调,强调审慎探索。

  • RWA试点: 根据Morgan介绍,香港已启动RWA试点超过两年,评估涉及40余个项目,项目平均规模在一两千万港元。香港的二级市场亦存在潜在空间,胁迫申请或合作的机构可能已经在动作之中。
  • 稳定币牌照进展: 香港的稳定币沙盒(Sandbox)自2024年3月启动,已运行一年半。金管局在今年8月收到了77份申请意向,首批牌照预计年底或明年初发放,其节奏趋于稳定,类似此前香港交易所的上市审批流程。
  • 国际形势: 全球市场变局也影响香港布局。欧洲主要银行联合推出受欧盟MiCA法规约束的欧元稳定币,韩国等地区也在同步推进数字资产项目。这些都在影响香港的政策制定与市场步调。
  • DAT赛道: 数字资产财库(DAT)尚处于萌芽期,云锋金融在9月2日购入约1万枚ETH,同时计划多元化布局BTC、SOL等主流币种,逐渐在香港市场展开布局。

四、行业动态:出局与新入者的深度融合

加密货币行业正逐步融入香港的金融生态,吸引了众多传统及新兴金融机构。

  • VASP牌照: 多家券商如富途证券、老虎证券、胜利证券纷纷布局虚拟资产相关牌照,加入行业竞争。
  • 比特币与以太坊ETF: 财富管理巨头如华夏基金、博时基金等申请并推出比特币、以太坊现货ETF产品,开启机构化投资新路径。
  • 稳定币: 一些银行如中银国际、渣打银行也加入稳定币生态,为行业注入稳定性与合规性。
  • DAT项目: 一些港股上市公司如云锋金融已将加密资产列入资产负债表,逐步融入企业战略布局。

暂时退出不代表终点。历史经验表明,互联网金融的变革带来了深度融合。如今,几乎所有券商和银行都在向数字化、互联网化转型。未来,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将更加深入,风险与收益并存,首批入局者承担最大风险,但也将获得最大的红利。

五、香港监管的定位:追求创新、融入实体、管控风险

据财新网报道,香港财务司许正宇在9月30日指出,合规稳定币的牌照申请正按照既定安排推进,预计首批牌照将在2026年初发放。香港的监管目标明确,即在推动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同时有效防范风险三者之间找到平衡。特别是港元稳定币,将优先落地。

关于人民币稳定币,许正宇强调,香港允许以不同的法定货币作为稳定币底层标的,但考虑到主权、汇率和货币政策的战略意义,挂钩人民币需权衡风险。他还指出,香港税务局已明确,持牌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上进行的代币化ETF交易,将免征印花税,为资产流通提供便利。

结语:

香港稳定币与RWA市场的部分退出,反映出内地监管机构对海外数字资产操作的审慎态度。这不是香港Web3发展受挫,而是在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间寻求平衡的必要之举。市场的“冷暖”波动,都将推动香港不断调整发展策略。随着首批牌照逐渐发放和持续探索,香港有望在全球Web3浪潮中持续扮演重要角色,但节奏会更趋稳健,注重合规与风险隔离。

相关推荐阅读:香港稳定币牌照最后冲刺,中银、京东与蚂蚁展开“暗战”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