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区块链 >   正文

警惕机构炒作,实体资产支持与人工智能:新机遇还是技术泡沫?

尽管实物资产通证化(RWA)与人工智能(AI)凭借“实用性”的论述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新宠,但它们的发展依然受到实物资产通证化中的预言机信任问题以及人工智能中心化代理风险等关键制约。需要理性区分市场炒作与技术的实际应用。

尽管资源担保资产(RWA)与人工智能(AI)凭借“实用性”叙事成为机构追逐的热点,但其发展仍面临着关键的技术与信任瓶颈。例如,RWA的预言机信任问题和AI的集中式代理风险是核心难题,投资者应理性辨别市场炒作与实际技术落地之间的差异。

警惕机构“画饼”,RWA与AI是下一个百倍赛道,还是新技术泡沫? 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白话区块链,作者:Cole,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期我前往香港,听到许多传统机构虽然对加密货币或区块链技术了解不多,但一提到资源担保资产(RWA)都表现出浓厚兴趣,其破圈程度甚至不亚于之前NFT的崛起。这个现象反映出,RWA作为一种将实体资产上链的概念,正受到越来越多机构的关注。

在本轮牛市中,RWA与AI是最受机构青睐的两个主要叙事。它们承诺将数万亿美元的实体资产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链上证券化,从而带来前所未有的效率提升和价值透明度。“实用性为王”成为这轮牛市的核心口号,许多投资者期待通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将其发展成为长期价值的核心资产。

然而,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任何价值叙事的落地都高度依赖于能否跨越“信任鸿沟”。没有真实的信任基础,泡沫与炒作终究难以持久。

对于RWA而言,最大的技术难题是预言机的信任问题。区块链自身无法安全地访问外部真实世界数据,如果链上资产的估值完全依赖于链下的中心化数据提供者或法律文档,那么其去中心化的优势将大打折扣。这种链下依赖不仅增加了数据篡改与操控的风险,也让资产的价值锚定变得不稳定,无法实现真正的透明和可靠。

对于AI范畴,我们应警惕集中式托管与代理人带来的风险。当AI模型由单一供应商集中管理时,可能会出现“代理人出于私利窃取客户利益”的问题。同时,AI的决策过程常缺乏透明度,一旦算法出现偏差或错误,可能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无法挽回的错判。

面对热度极高的RWA与AI叙事,投资者应明确区分“机构炒作的兴趣”与“项目真正的落地可能性(硬实力)”。一个项目即便宣传得再宏伟,如果其基础没有解决信任和技术难题,终究可能沦为新一轮泡沫的尘埃。

未来,实用性仍将是技术发展和行业繁荣的核心,但现实中的技术难题与监管环境依然严峻。你如何看待RWA和AI的未来?是否能够突破现有的瓶颈实现真正的落地?

相关推荐:字节跳动股权“上链”!德林控股大胆布局RWA代币化战略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