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虚拟资产监管实现重要进展,流动性共享机制将显著提高市场效率,并与香港金融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相配合,推动Web3金融在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
香港在虚拟资产监管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实行流动性共享机制,显著提升市场效率。这一举措与金管局和人民银行的政策相结合,将共同推动Web3金融在全球的互联互通,开启数字资产新时代。
分析
在香港积极布局Web3,致力于成为全球数字资产中心的背景下,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推出了新的政策框架。2025年11月3日,SFC发布了《关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共享流动性的通知》,允许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运营方与合资格的海外平台合作,整合挂盘册,实现跨平台流动性共享和交易执行。这一方案不仅大幅提升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流动性和运作效率,还加快了Web3金融的国际互联互通。此外,香港金管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同步行动,共同推动数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巩固香港作为稳健、具有韧性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的地位。
一、SFC通函:优化虚拟资产市场的流动性与服务
香港证监会此次发布的两个重要文件,旨在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竞争力。
- 流动性共享: 《关于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共享流动性的通知》允许持牌平台运营者与合资格海外平台合作,整合挂盘信息,实现跨平台的订单匹配与交易执行,提升整体市场深度。
- 风险控制: 平台须采用交收方式(DVP),实现日内结算,并监控未结算交易规模。同时需设立规模合理的储备基金、保险和补偿机制以规避结算风险。
- 市场监管: 相关市场活动须统一监管,交易数据和客户信息可实现实时向证监会报告,确保市场透明度和合规性。
- 零售投资者保护: 向散户投资者提供充分的风险披露,获得客户的明确选择,并同步取得书面批准,附加必要的条款和条件。
二、平台产品和服务的拓展
- 代币规定调整: 向专业投资者提供的虚拟资产(包括稳定币)不再限制12个月的业绩记录;持牌稳定币发行平台可向散户销售,免除此类要求。
- 数字资产相关产品的分销: 平台可以分销数字资产和代币化证券,并为客户开立信托或客户账户,增强多样化的产品线。
- 关联实体托管: 允许通过关联实体存放未在平台交易的数字资产,须遵循既有指引并进行风险控制,部分代币化证券的托管可获得个案豁免评估。
三、香港金融科技“2030”愿景:打造全球领先的代币化生态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在金融科技周发表演讲,提出了“金融科技2030”战略,目标将香港发展为具有韧性和前瞻性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聚焦于四大核心领域并实施超过40个具体项目。
- 推进金融代币化: 支持资产数字化,推动代币化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创新。
- 政府债券的代币化示范: 示范发行代币化政府债券,探索外汇基金票据及其他债券的数字化和代币化可能性。
- Ensemble项目试点: 开展支持真实交易的试点计划,协同业界和其他央行,共,同探索创新的代币化应用场景。
四、中国人民银行:深化国际跨境支付与数字人民币创新
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强调,央行高度重视与香港的跨境金融合作,积极利用金融科技创新推进跨境支付互通,以促进两地经济融合。
- 扩展CIPS系统在港业务: 持续扩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香港的服务,增加债券通、南北向通等功能,提供港元支付和清算服务。截至今年9月,已有11家直接参与者和120家间接参与者,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提供安全高效的结算平台。
- 推进快速支付系统互联: 今年6月实现两地快速支付系统(FPS)互联,为用户提供线上便捷的本币及人民币跨境转账服务。
- 跨境二维码支付合作: 建立跨境二维码统一网关,便利两地之间的二维码支付互通,为跨境消费和支付提供技术支持。
- 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探索: 利用数字人民币推动多边央行合作,探索全新跨境支付范式。依托数字人民币跨境平台,提供“中方案”,建立区块链与数字资产双平台,激活国际价值互联网。
结语:
香港证监会推动虚拟资产平台共享挂盘册,并设立补偿机制,标志着香港在Web3金融领域迈出了关键一步。这将极大提升市场的流动性和效率,并加速全球互联互通。与此同时,香港和内地的金融主管部门同步推动数码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打造稳健、韧性强的国际金融科技枢纽。香港正通过开放政策、严格监管和国际合作,引领Web3金融进入一个全球流动性爆发的新时代。
相关推荐阅读:卡尔·荣格警告“崩盘”将至,黄金和比特币成避险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