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silver HQ 指出,欺诈行为不仅给投资者带来了损失,同时也对普通消费者和整个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
尽管市场对白银的需求不断上涨,价格却依然未能反弹。Goldsilver HQ的一份报告指出,这种持续的低估现象可能源于市场操纵,尤其是一种被称为“欺骗”的策略。
虽然太阳能、电动车(EV)和高科技产业等领域对白银的需求日益上升,但白银的市场价格依然徘徊不前。数据显示,COVID-19疫情的爆发曾一度引发对避险资产(包括白银)的强烈追捧,使其价格在2020年飙升。
在历年保持在每盎司20美元以下的低迷状态后,白银价格在2020年下半年突然上涨,8月初突破27美元。然而,这次涨势并未持续,直到2024年3月,价格才开始如火如荼地反弹,达到了超过38美元的高点,短短15个月内上涨幅度超过50%。
尽管目前价格依然未能超过1980年1月的历史高价49.45美元,每盎司价格仍然低于该水平10多美元。调整通货膨胀后,白银的历史最高价已升至每盎司140美元,这意味着目前的市场价格还低了约100美元。这一价格异动引发了白银支持者的质疑,认为其与其他投资资产的表现不相匹配。
在Goldsilver HQ的最新报告中,分析了市场操纵的根源,指出其背后有一种普遍而极具针对性的操纵行为,特别是“欺骗”策略。报告认为,白银的持续低价并非源自自然市场力量,而是某些大型金融机构故意操纵的结果。
Goldsilver HQ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披露,这种操控的主要策略是制造“虚假供应”的现象,以诱导真实买家的恐慌,从而压低市场价格。一旦价格下跌,操控者迅速撤回虚假订单,并以更低的价格购入实际白银,该做法被形容为“典型的欺诈行为”。
这些被指控为操控者的机构,尤其是JP摩根,曾在商品交易所(COMEX)上散布欺骗订单。Goldsilver HQ指出,这些订单的数量经常庞大,可能涉及“数亿盎司的白银”,并在关键交易时刻、如纽约市场开盘时期集中释放。尽管在亚洲和欧洲的交易时段可能会有价格回升,但据信这种策略在数年内系统性地压制了现货银的价格。
具体实施方式方面,X平台的帖子提到:
交易员同时发布超过1000个低价出售合约(欺骗方),并在背后悄然买入。算法和高频交易(HFT)机器人对此虚假供应作出反应,导致价格下跌。操纵者随后撤回合约,从下跌中获利。这种操作方式已被重复数百次!
Goldsilver HQ还引用了2019年的报告,显示JPMorgan因涉及贵金属欺诈行为被美国司法部罚款9.2亿美元,相关交易员承认进行了超过八年的市场操控,司法部门将此行为称为“犯罪企业”。
报告中提到,JPMorgan的交易员因欺骗行为在2023年被判入狱,而瑞银和德意志银行也因类似违规行为在2018年遭到数百万美元的罚款。
Goldsilver HQ还指出,除了对投资者的损失外,这种市场操控行为还对普通消费者和相关行业造成了不良影响。例如,由于市场未能准确反映银的成本,消费者在购买太阳能电池板和电子产品时可能支付了更高的价格。同时,矿工在提取白银的盈利能力受限的情况下,也受到极大影响。
“这并非真正的自由市场——自1965年以来,美国政策就牢牢控制着白银的市场。”Goldsilver HQ总结道。
社交媒体的帖子还提到,操控者使用了多种“高级策略”,例如交叉市场操纵(通过操控期货合约影响ETFs,如SLV)和预测性欺骗(在重大新闻发布前设置大量订单以利用潜在波动)。尽管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对此有所了解,但Goldsilver HQ批评其执法行动往往滞后。
虽然一些如Daniel Shak的“屡次违犯者”因操纵行为已被终身禁入市场,但帖子显示,市场操控依然未被根除。然而,Goldsilver HQ认为,如果白银的实际需求出现激增,操控者的真面目可能会暴露无遗。
“一旦实物需求急剧上升,可能会引发一场巨大的挤压,彻底揭穿操控者的伪装。历史或将重演1980年亨特兄弟事件,而今天的数字交易游戏可能以更戏剧性的方式收尾。”Goldsilver HQ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