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剑桥替代金融中心报告显示,美国和加拿大在全球比特币挖矿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合计控制超过80%的已报告算力。
剑桥替代金融中心(CCAF)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和加拿大在全球比特币挖矿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联合控制了超过80%的挖矿活动。报告还指出,目前比特币挖矿活动中有52.4%依赖可持续能源,其中水电和风电是主要的能源来源。
根据CCAF的研究结果,美国已稳固其作为全球最主要的比特币挖矿中心地位,占据了75.4%的挖矿市场份额。结合加拿大的7.1%份额,这两个北美国家共同掌握了超过80%的全球比特币挖矿活动,显示出矿业公司在该地区的集中趋势。
虽然报告承认可能存在调查结果的偏差,但其总结强调,调研结果带来了重要的方向性洞察,包括南美和中东等地区的挖矿活动正在崛起。曾几何时,中国被视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挖矿国,然而,政府对该行业的打压迫使许多矿业公司转移到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
根据Bitcoin.com的报道,尽管政策打压影响了矿工的活跃度,短期内中国仍未完全丧失其作为比特币挖矿重心的地位。许多矿工开始采取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以隐藏其位置信息,避免监管机构的查处。
中国的打压行动被广泛认为是为了实现其在未来四十年内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反映出政府对可持续发展和清洁能源的高度重视。如今,经过几年的发展,比特币挖矿行业已显著倾向于可持续的能源解决方案。
根据调查,矿业公司的电力组成中,52.4%来自可持续能源,其中可再生能源的比重达到42.6%。具体来看,水电占比23.4%,风电占比15.4%,核电占比9.8%,太阳能占比3.2%,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0.5%。化石燃料仍占据47.6%,其中天然气(38.2%)是最大的单一能源来源,紧随其后的是煤炭(8.9%)和石油(0.5%)。
与此同时,尽管对可持续能源的依赖日益增强,全球与比特币挖矿相关的电力消耗年增17%,达到了约138太瓦时,占全球电力消费的0.54%。根据CCAF的数据,比特币矿工的中位电价为每兆瓦时45美元,而合计运营成本则为每兆瓦时55.50美元,其中电费占运营支出的80%以上。
此外,调查还显示98%的受访者的电力容量专门用于比特币挖矿。然而,CCAF的报告提醒行业面临关键的转折点,若不开始多样化经营,未来的挑战将更加艰巨。
报告指出,寻找与计算密集型人工智能(AI)工作负载相关的高增长领域进行多样化已成为适应市场变化的关键策略。同时,CCAF提倡矿工应利用燃烧天然气、回收废热、需求响应等创新能源解决方案,以减轻挖矿收益减少的压力。算力价格的风险对冲也被视作管理未来财务风险的有效策略,与能源价格对冲的方法类似,逐渐成为矿业公司降低风险的重要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