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数字发展部长表示,取消现有加密货币限制后,该国有望成为中亚加密货币中心。加密货币挖矿、监管框架完善以及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的扩张是关键驱动因素。
哈萨克斯坦数字发展、创新和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表示,放宽加密货币限制并完善监管框架,能够使该国成为中亚地区区块链技术的领先中心。
据哈萨克斯坦第一副数字发展、创新和航空航天工业部长Kanysh Tuleushin表示,若监管限制得以放宽,哈萨克斯坦有潜力成为中亚地区领先的加密货币中心。
在最近为《哈萨克斯坦真理报》撰写的专栏中,Tuleushin强调,数字挖矿及智能政策的调整将帮助哈萨克斯坦在区块链创新领域成为地区领导者。
他在文章中指出:“如果所有限制被解除,并且数字资产交易在哈萨克斯坦全境合法化,这将带来巨大的影响。”
“哈萨克斯坦有望成为中亚的加密货币中心。”Tuleushin进一步补充道,他表示,广泛的合法化框架及税收体系将为国家财政带来数千亿坚戈的额外收入。
他呼吁建立全国统一的加密货币监管规则,打造透明的交易平台,并设立合法的加密货币自动取款机。
Tuleushin指出,加密挖矿企业能够在该国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他强调,类似于美国的经验,哈萨克斯坦的矿工可以通过消纳剩余电力来帮助平衡国家电网。
通过实施“70/30能源计划”,外国投资者为热电设施升级提供资金支持,其中70%的电力将输送到国家电网,剩余30%则用于矿工。
他还建议将油田伴生气体用于数据中心供电,这既可以减少碳排放,也能为石油生产企业创造额外收入。
Tuleushin透露,哈萨克斯坦的加密挖矿行业在过去三年已向国家贡献了3460万美元税收。截至2023年底,政府已登记了415,000台矿机,发放了84张经营许可证,认证了5个矿池。
阿斯塔纳国际金融中心(AIFC)交易所的加密货币交易量从2023年的3.24亿美元激增至2024年的14亿美元。从2025年起,矿工必须通过AIFC平台出售75%的挖矿收入。
尽管哈萨克斯坦在加密货币监管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AIFC范围之外的加密交易依然处于监管盲区,2023年估计交易总额为41亿美元,其中91.5%发生在政府监管外。
2024年,执法部门关闭了36家非法交易所,冻结资金达480万美元,并成功摧毁了两个庞氏骗局。
该国还在积极开发本土央行数字货币(CBDC)——数字坚戈。该项目于2023年2月启动,计划于2025年推出首个版本。
除哈萨克斯坦外,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也对数字资产产业表现出开放态度。
5月7日,Binance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投资署签署了MOU,旨在为该国引入加密支付基础设施并推广区块链教育项目。
相关推荐:瑞银:亚洲富豪正从美元转向加密货币、黄金和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