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卸任后,谁将接棒?
鲍威尔之后,是他?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TechFLow 深潮,作者:David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距鲍威尔任期结束还有9个月,关于谁将接任美联储主席的讨论已经愈演愈烈。
美联储主席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经济职位之一。他的一句话可能导致资本市场的大幅波动,而一个决定则会影响数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动。房贷利率、股市收益以及加密资产的波动,均与此职位的决策息息相关。
那么,下一任主席最可能是谁呢?市场正在逐步给出答案。
在8月7日的预测市场Kalshi上,美联储理事Christopher Waller的胜率从前一天的16%激增至50%以上,首次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尽管赔率随后有所波动,但Waller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截至最新数据显示,Polymarket显示Waller仍以35%的概率领先,远高于其他热门竞选者Kevin Hassett和Kevin Warsh的17%。
为何市场对这位65岁的现任美联储理事如此看好?
彭博社最近的一篇报道或许提供了线索:特朗普的顾问团队认为Waller“愿意基于预测而非当前数据制定政策”,并且对“美联储体系有深入理解”。
更重要的是,Waller曾是特朗普在2020年提名的美联储理事。而在7月30日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上,Waller做了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
他与另一位理事Michelle Bowman共同投下反对票,认为美联储应该降息25个基点。这是自1993年以来,首次有两位理事同时反对维持利率不变的决议。
特朗普目前需要的,正是一个既能推动降息,又不会被市场视为白宫傀儡的美联储主席;从这个角度看,Waller似乎恰好符合这一要求。
要理解Waller,首先要从这张反对票说起。
我们先来讲一下背景:美联储的FOMC每年召开8次会议,以决定美国的基准利率。这个利率是美国经济的“总闸门”,决定了银行之间的借贷成本,从而影响所有贷款利率。
会议参与者需要对利率变动进行集体投票。几十年来,这些投票几乎都是一致通过的。在美联储的文化中,公开投反对票被视为对主席权威的挑战。
2025年7月30日的FOMC会议格外敏感。
美联储已经连续五次将利率维持在4.25%-4.5%不变。同时,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日复一日地攻击鲍威尔,称其“行动太迟”、“愚蠢”,要求立即降息以刺激经济。
而就在这次会议的两周前,7月17日,Waller在纽约大学的货币市场交易商协会发表了一次演讲,言辞十分尖锐:
“我过去常告诉我的新人同事,演讲不是谋杀悬疑小说——直接告诉听众谁是凶手,就是告诉他们重点。”
这场演讲的重点,自然是他认为FOMC应该降息25个基点;而“凶手”也指向了美联储本身。
公开表态一般并不符合央行官员的行为准则,但这或许是Waller精心挑选的时机,以进行政治博弈。
提前公开发表观点,使得他在FOMC正式会议上的反对票,看起来是基于长期思考的专业判断,而非屈服于某种政治压力。
7月30日,当Waller与Bowman投下反对维持利率不变的票时,这确实是1993年以来首次有两位理事同时反对,引人注目。
市场解读信号是:美联储内部出现了理性不同的声音;但在特朗普及其团队的视角来看,这更像是Waller的表态和站队。
更巧妙的是,Waller对现行关税政策也表态:“关税导致价格水平一次性上涨,不会造成持续性通胀。”这句话成为媒体引用的标志性论述。
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特朗普的关税确实会推高物价,但这种影响是暂时的,因此不应因为关税而不降息。显然,Waller的观点既未批评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又为降息提供了经济学依据。
以经济学理论化解政治难题,适时表明与总统一致的降息立场。
如果说投反对票展现了Waller的政治嗅觉,那么正确预测经济趋势则反映了他的业务水平。
首先说说背景。
2022年6月,美国通胀率达到9.1%,创40年新高。这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你年初存了1万美元,到年底购买力只剩下9000美元。汽油价格翻倍,鸡蛋价从2美元涨到5美元。
美联储面临艰难选择。要降低通胀,就必须加息;但加息会提高借贷成本,企业不愿借钱扩张,消费者也不愿贷款购房购车,于是经济降温,通胀随之降低。
然而,过于激进的政策可能导致意外后果,历史上,美联储每次大幅加息都引发经济衰退。
此时,经济学界出现了一场罕见的公开辩论。
一方是三位重量级经济学家:克林顿时期的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首席经济学家布兰查德,和哈佛经济学家多马什。
他们在7月发布研究认为,美联储不可能在不造成“痛苦的”失业率飙升的情况下控制通胀。他们主张,为了拉低通胀,失业率必然上升,这是一条经济规律,如同物理定律一般。
萨默斯团队预测,要将通胀从9%降到2%,失业率至少要上升至6%以上,这意味着数百万人可能失业。
但Waller对此持不同意见。
7月29日,他与美联储经济学家Andrew Figura发表论文《贝弗里奇曲线告诉我们软着陆的可能性有多大?》,直接挑战萨默斯团队的结论。
Waller的核心观点是,此次情形不同,因为疫情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劳动力市场扭曲。
许多人提前退休,许多人因疫情不愿工作,导致职位空缺增加;并非经济过热导致招工困难,而是愿意工作的人变少。
论文结论认为,软着陆是“合理的结果”,美国可以在失业率仅小幅上升的情况下,将通胀回归正常。
8月1日,萨默斯和布兰查德迅速反驳,称Waller的论文“包含误导性结论、错误和事实错误”。
央行官员通常措辞谨慎,学者间也讲究礼仪。但此次,双方言辞激烈,仿佛在为维护各自的经济理论正当性而斗争。
市场当然倾向于支持萨默斯。毕竟他是前财政部长,布兰查德则是前IMF首席经济学家,而Waller不过是美联储理事。
接下来的18个月间,这变成了一场公开的验证与对赌。
2022年底,商品价格开始回落,2023年初,供应链压力缓解,美联储确实大幅加息,从接近0%一路提升至5.5%。
所有人耐心等待失业潮的来临,但结果令人意外。
到2024年底,通胀率降至3%以下,而失业率只有3.9%。没有经济衰退,也没有大规模裁员。
2024年9月,Waller与Figura更新了研究论文,甚至在标题上加了个“s”——从“软着陆”变成“软着陆们”,暗示这并非偶然,且可重复。
Waller赢得了这场对赌。
这一学术交锋同样证明了Waller有能力挑战权威,进行独立判断;对特朗普团队而言,此事件的更大价值在于,他们看到一个愿意挑战主流、相信美国经济韧性的候选人。
Waller与大多数美联储官员不同,拥有一条独特的职业生涯路径。
1959年,Waller出生在内布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Nebraska City,那里的总人口仅7000人。他的童年则在南达科他州和明尼苏达州度过,这两州均为美国中西部的农业州,远离东海岸的金融中心。
美联储理事会的席位,通常被那些常春藤名校毕业、曾在华尔街工作或在华盛顿政府任职的人占据,他们往往说着相同的语言,拥有相似的世界观。
然而,Waller显然不属于这一类。
Waller的起点是明比季州立大学,在那里他获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但你甚至可能没听说过这个位于明尼苏达北部、冬天气温可低至零下30度的地方。
这样的成长环境或许能更清楚地看到真正的美国,以及那些在小镇上生活、为房贷、工作和物价发愁的普通人。
1985年,Waller获得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开始了漫长的学术生涯。
他曾在印第安纳大学、肯塔基大学,最后是圣母大学任教,整整24年,他一直致力于教书和研究,特别注重货币理论,这是经济学中最抽象的分支之一。
这种研究显然不能让你声名显赫,但在关键时刻或许能派上用场。1996年,Waller与他人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央行独立性、经济行为与最优任期》。
这篇论文探讨了一个实际而又敏感的问题:央行行长的任期应该多长?
论文的核心发现是:如果任期过短(例如2年),央行行长可能会屈服于政治压力,因为他会想获得连任;而如果任期过长(例如14年),则可能会脱离现实,缺乏灵活性。
25年后,这篇理论论文变成了实战指南。
2020年,当特朗普公开批评美联储、要求降息时,刚进入美联储的Waller面临选择:完全顺从还是完全对抗?
他选择了第三种方式:在某些时候支持降息,例如在2025年7月的投票中投下反对票;但其理由必须基于专业考量,而非出于总统的压力。
这种微妙的平衡感,不完全独立到无视政治现实,也不完全依附于失去专业判断,这正是他20多年前研究的内容。
换言之,Waller在美联储的游走,并非凭直觉行走在钢丝上,而是在执行经过学术论证的平衡理论。
在进入美联储之前,Waller也曾在“训练场”打怪升级。
美联储并非一个单一机构,而是由华盛顿的理事会和12个地区联储组成。每个地区联储都有自己的研究部门和政策倾向。
2009年,50岁的Waller离开学术界,加入圣路易斯联储担任研究主管,任职11年。Waller负责管理一个100多人组成的研究部门,日常工作包括经济数据分析、政策报告撰写及参加FOMC会议的准备。
Waller职业生涯的真正转折发生在2019年,当时特朗普提名他为美联储理事。
这一提名过程充满争议,Waller的确认也并不顺利,民主党参议员对他的独立性提出质疑,毕竟他是特朗普提名的。共和党参议员则担心他太过学术,不够“忠诚”。
2020年12月3日,参议院以48:47的微弱优势通过了他的任命,这是近年来最接近的投票结果之一。Waller在61岁时成为美联储最高决策层的成员,年纪反而成为他的一个优势。
大多数美联储理事的职业路径都是可预测的:名校→华尔街/政府→美联储。他们常在40岁左右进入权力中心,有足够的时间建立人脉,学习游戏规则。
Waller却有别于此。他在学术界待了24年,在地区联储任职11年,直到61岁才进入华盛顿。
与其他理事相比,Waller没有太多负担,不需向华尔街人情倾斜;而且在圣路易斯联储的经历让他明白,美联储并非铁板一块,不同声音不仅被容忍,有时还会受到鼓励。
特朗普团队在评估接替鲍威尔的人选时,看到的正是Waller身上这些特质:
一个足够成熟、无需再证明自己的人;一个有独立判断能力并且懂得如何在体制内表达自己的人。
如果Waller真的成为美联储主席,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市场的第一反应是Waller会支持降息。毕竟,他在7月投了反对票,表明了对降息的支持。特朗普也一直在呼吁较低的利率。
然而,仔细观察他的历史记录,事情可能更为复杂。
2019年,当经济强劲时,Waller支持降息;2022 年,当通胀飙升时,他又选择激进加息;而到2025年,他又转向支持降息......
他的原则似乎很明确,何时放松何时收紧。如果他成为主席,利率政策可能会更加“灵活”,而不是机械地遵循特朗普的规则,而是依据经济状况迅速做出调整。
但Waller真正的不同之处,可能在于他如何看待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等新兴事物。
在8月20日被问及美联储如何应对金融创新时,Waller表示“没有必要担忧数字资产的创新”;在今年2月的稳定币会议上,他称稳定币是“致力于保持其相对于国家货币稳定价值的数字资产”。
需要注意的是,他强调的是与国家货币的关联性,而不是与货币体系相独立的事物。这种观点上的权变,可能会带来政策上的根本性转变。
目前美国对数字资产的态度呈现出一种防御性的趋势,关注洗钱、金融稳定和投资者保护等问题,监管的重点是“控制风险”。
Waller明确反对央行数字货币,认为“不清楚其能解决美国支付系统中的哪些市场失灵问题”,但是他支持另一条路径:允许私营稳定币进行创新,以承担数字美元的功能。
不过,所有这些设想,都建立在Waller能够承受压力的前提下。
他并未经历过真正金融危机的考验。2008年雷曼兄弟倒闭时,他还在教书。到了2022年FTX破产时,他刚入美联储不久,还不是核心决策者。
从理事到主席的变化并不仅仅是职位的变动。理事可以发表个人观点,而主席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引发市场的波动。
当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压在肩上时,“创新”和“探索”可能会变得奢侈。至于加密货币是否真的是一个利好,仍然是个未知数。
相关推荐:美联储在领导地位面临挑战之际将举办数字资产会议
上一篇:"澳养老者减4%加密货币投资"
下一篇:比特币季节性“诅咒”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