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OpenAI及AMD的循环AI投资显现出类互联网泡沫迹象,或影响加密货币市场。
英伟达、OpenAI和AMD之间形成的循环投资模式,展现出与1990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相似的特征,这种过热的投资行为可能对加密货币市场带来严重冲击。
要点:
截至当前,BTC与英伟达(NVDA)的相关性已经飙升至0.75,达到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分析师担心,这种高度相关关系可能引发比特币价格的剧烈下跌,最高可能达到80%。
目前,BTC与英伟达股票(NVDA)表现出比过去一年更为同步的走势。这一趋势引发市场参与者的担忧,类似于1990年代末期互联网泡沫破裂前的情况,一些观察者警示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截至本周五,BTC与全球主要芯片制造商的52周相关性已升至0.75。这一变化发生在英伟达和BTC市值双双创出新高的同一周内。
英伟达股价自年初以来已上涨43.6%,周四达到195.30美元的历史高点,而BTC价格也在周一突破12.627万美元,累计上涨35.25%。
这种同步上涨趋势表明,市场或许将BTC视作高贝塔值的科技资产。然而,伴随这种趋势的同时,也引发了对AI泡沫的担忧。不少分析师将当前的市况与1990年代末的互联网投资热潮相提并论。
市场评论员The Great Martis指出,"AI—加密货币的繁荣可能构成“双重泡沫”,"这暗示着潜在的风险。
与AI相关交易的激增反映出市场的热情。本周,OpenAI宣布将在未来几年内投资数百亿美元购买AMD芯片,而AMD也计划使OpenAI成为其最大的股东之一。
这种相互之间的资金流动形成了封闭的投资循环。例如,OpenAI已与甲骨文(Oracle)签订了价值30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甲骨文又是英伟达的战略合作伙伴,而英伟达计划向OpenAI投入1000亿美元。
此外,英伟达和OpenAI还共同投资云计算公司CoreWeave,英伟达已投入63亿美元购买其服务,OpenAI承诺投入高达224亿美元。
这些巨头在不断交叉投资,资金在少数公司间循环流转。随着AMD的加入,分析师将这种自我强化的投资链条视为“巨大警示信号”。
这种现象类似于互联网泡沫时期,屈指可数的公司如思科(Cisco)通过推动设备采购,实际上刺激了自身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推高了估值,直至泡沫破裂。
市场观察员The Great Martis指出:“许多人忘记了互联网泡沫曾让纳斯达克指数下跌80%”,他补充说:“如今,类似的非理性繁荣和庞氏骗局式的万亿美元加密货币行业仍在持续。”
知名交易员及投资教育专家Adam Khoo近日发出警示,指出当前的AI与加密货币热潮或将在终结时带来巨大震荡。他认为,比特币可能成为此次调整中最大的“牺牲品”。
Khoo追溯了2000-2002年经济崩盘时期的经验,指出当时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通过规避高科技行业,转而持有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穆迪等传统且盈利稳定的公司,最终实现了80%的收益。
他强调:“资金曾从科技行业大规模撤退,流向其他非科技板块。”他警示:"如果人工智能、加密货币、量子科技和核能等行业的泡沫破裂,那些被高估、尚未盈利的资产将面临50%至80%的价格暴跌。”
值得一提的是,亿万投资大师巴菲特目前未持有英伟达或AMD的股票,甚至对比特币持极度警惕,曾将其比作“比老鼠药还糟”的资产。而他目前持有的现金储备创纪录地达到3500亿美元,展现出极端谨慎的态度,与2000年科技泡沫前的策略十分相似。
相关推荐:德意志银行:黄金购买热潮反映出比特币(BTC)潜在走势
本文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所有投资行为均自负风险,投资者应自主进行充分调查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