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的闪崩可能推迟比特币(BTC)短期内创历史新高的进程,但不影响其长期潜力。
上周五的快速暴跌削弱了市场的短期风险偏好,可能导致比特币(BTC)创下新高的计划被延后数周甚至数月,但并未削弱其长期增长潜力。
要点:
BTC在周五出现190亿美元的闪崩后展现出强劲的韧性,显示尽管短期避险情绪上升,但长期需求依旧旺盛。
衍生品市场的交易者保持谨慎,套利机会与负资金费率反映出市场对交易对手风险的担忧正在升高。
此次市场动荡发生后不到48小时,比特币价格便重新突破了11.4万美元大关,且在此事件中,从BTC期货未平仓合约中蒸发的资金达150亿美元。虽然表现出显著韧性,但多重因素仍可能延迟BTC再次挑战12.5万美元的高点。
只要投资者仍将BTC视为风险资产,并与科技股保持一定关联性,其持续的上涨动力将主要依赖于全球经济增长前景的改善和市场信心的增强。
专家指出,随着美国劳动力市场显示出疲软迹象,市场对经济放缓的担忧加剧,投资者趋向于寻求避险资产。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凯雷集团估算,美国9月份新增就业岗位仅17,000个,明显低于8月份的22,000个,显示就业市场持续疲软。
由于对美国债券的需求激增,收益率升至近3.5%,反映投资者愿意接受较低回报,以换取政府支持资产的安全性。同时,美中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升级也带来压力。美国即将到期的临时关税协议将于11月10日到期,可能引发贸易关系的再度紧张。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发文称,随着双方希望推动经济增长,应通过协商解决当前的争端。不过,除了双方领导人的会谈计划外,目前尚无实质性进展。
美国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认为中国对稀土出口的管制是一种“挑衅行为”。根据中国的新规,涉及某些关键原材料的外国企业需要申请额外的出口许可证,即使其没有直接参与相关生产过程。中国在科技制造关键材料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
持续的美国政府停摆也导致多项关键经济数据如通胀率、批发成本等的延迟公布,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不确定性。分析人士指出,这种信息缺口使美联储政策走向更加复杂,也促使投资者在鲍威尔主席即将发表重要讲话前变得更为谨慎。
无论中美关系未来如何演变,市场交易者对BTC衍生品市场的警惕情绪仍在升温。目前仍存在套利空间,例如同一交易所中永续合约与现货价格的偏差。做市商的活跃度下降也反映出市场对交易对手风险的担忧不断增加。
在币安平台,BTC永续合约的资金费率持续为负,意味着做空头寸需要支付一定的杠杆成本。而在其他交易所,该指标已回归正值区间,为套利提供潜在空间。
Asymmetric Financial的CEO Joe McCann表示,"一家大规模的做市商"可能在上周五的崩盘事件中被清算,导致不同交易所间出现价格错位和币安上的极端差异。这些情况虽为暂时,但可能使部分交易者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观望,延迟重返市场。
同时,一些市场参与者对交易所的清算机制和衍生品定价方式提出批评。Crypto.com的CEO Kris Marszalek呼吁监管机构“全面审查市场的公平性”,特别指出某些交易所的系统宕机、内部交易监控不足等问题,影响市场信任。
尽管周五的闪崩未损害比特币作为稀缺资产的核心特性,其独特优势仍可能在未来需求增长中获益。然而,短期内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减弱可能导致比特币创出新高的进程延后数周甚至数月。
相关阅读:数据显示,即使比特币在8小时内下跌13%,仍然具有较强的抗跌能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法律或投资建议。所有观点与意见由作者个人表达,并不代表Cointelegraph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