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比特币 >   正文

"美元指数与BTC价格相关性及走势预测"

美元走弱预期下,美联储降息概率增加,比特币短线反弹可期。但美元若回强,BTC可能跌至成本区间,市场在13万与8万间博弈加剧。

随着市场对美元走弱预期的不断增强,美联储或将再次降息,这为比特币带来了短期反弹的可能性。然而,如果美元反弹并重现强势,BTC很可能会回落至机构成本区间,市场情绪在“13万还是8万”的区间内博弈,变得愈发谨慎。

美元指数和比特币价格的相关性解析、BTC中短期会继续涨到13万还是跌到8万?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话李话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 10 月 17 日的文章中,我们从宏观因素、美元强弱、链上数据以及历史周期规律等多个角度探讨了2026年Q3/Q4加密市场出现阶段性熊市的可能性。在文章的结尾,我们还简要提及了未来几年市场值得关注的几个重点方向。

一些读者可能会留言:你说的这些太远了,我等不到明年,我在某个低位买了山寨币,现在还能回本吗?我应该继续持有还是先割肉等待下一轮低点?……

我对类似的问题见得太多了。每个人的资金规模、风险偏好和投资目标都不同。与其向别人索要一个“答案”,不如自己用点赌的心态决策:赌输了还能找理由归咎于“运气不好”或“市场不配合”。

其实,很多人总是喜欢预测短期涨跌,也喜欢给行情涨跌找各种理由。其实,涨多了自然就会下来,跌多了也会反弹,市场的基本逻辑很简单:大涨之后需要调整,大跌之后需要反弹。这八年来的经验告诉我:长线盈利的关键,就是“买比特币,持久拿住”。

不过,绝大多数人还是想快速获利。其实这也没问题,如果能吸引更多人追求稳健,反而让那少部分坚持“拿住”的人更容易赚到钱。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应当感谢那些浮躁的投资者,因为他们带来的市场活力。

市场是残酷的,我们应当“理性”参与。在这个博弈规则中,不要轻易将发财和一夜暴富的幻想强加给他人(特别是陌生人),否则,最终受伤的只会是自己——不仅是资金亏损,更包括心态的崩溃。

当然,如果你喜欢深度分析,而不是单纯找涨跌理由,那么我们10月17日的文章中提到的那些角度都值得更深入研究。今天,我想对“美元指数与比特币关系”这个角度进行一个简短补充——也算是对前文的延伸:

一般来说,美元的强弱对全球资金流向有直接影响。美元走强,资金更倾向回流美国,风险资产(包括加密货币)可能受到压力。而美元走弱,则相反,资金可能涌入新兴市场和风险资产,助推比特币等资产上涨。

尽管目前比特币已经被广泛视作“数字黄金”,但相较黄金等传统资产,它依然属于风险偏高的资产,对流动性变化非常敏感。我们可以结合下面的图表进行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到,除了某些特殊时期(如2024年9月至2025年1月左右),美元指数与比特币价格短暂呈正相关之外,整体上每次比特币的牛市,美元指数都处于较低或者震荡区间。而自2025年中期以来,美元指数基本稳定在96-98的区间,而比特币则在10-12万美元的区间横盘,偶尔回调。

根据这个关系,我们可以对短期走势做出一些判断:

  • 如果未来几个月美元指数继续走弱,跌破96,那么比特币有望再创新高,推升至13万甚至14万美元,前提是没有出现黑天鹅事件配合。
  • 如果美元指数反弹回升,突破100并保持稳定,比特币可能陷入震荡或短暂调整,机构资金可能会托底,暂时避免深度回调。
  • 如果美元指数持续走强,那么资金偏好风险资产的意愿会减弱,比特币或将回调到机构成本价附近,例如微策略的成本价大约在7.4万美元,短期可能下探到7-8万美元附近。

以上这三种情境的发生概率不同,我们应以最大概率的方向进行操作,同时准备应对突发事件(Plan B),以应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

接下来,咱们要分析的是:未来几个月美元指数大致可能如何演变?

影响美元强弱的主要宏观因素包括: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美国的经济数据、财政政策,以及其他国家如日本、欧洲的货币政策等,但最核心的变量依然是:美联储的利率决策。

根据市场预期,十月几乎确定会降息一次,年内可能还会再降一次。这个预期对美元的影响是:如果降息步伐加快,美元的利差缩小,吸引力减弱,短期来看美元偏空,反之亦然。

如果2025年底前,美联储持续降息,同时市场开始预期2026年初美元会更弱,美元指数或在未来几个月保持低位震荡(如96以下),比特币、黄金或其他风险资产或会迎来一波反弹机会。

当然,这只是单一链条的简单推演。实际上,美联储的降息并不一定立刻导致美元走软,美元走软也不一定立即带动比特币上涨,还受到市场提前预期和宏观经济状况的影响。例如,今年第四季度的降息预期可能已部分反映在近期的价格中。

再者,若美联储的降息是为了应对美国经济进入衰退,那么这对风险资产的影响就更复杂,未必总是利好。因此,建议大家结合债券收益率、就业数据、财政赤字等多方面的指标,做更综合的分析,形成多角度的投资判断。

无论是宏观,还是链上数据、消息面,甚至技术分析,关键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论,并进行充分的自主调研(DYOR)。在概率和风险偏好辅助下做出理性决策,才能提高盈利的可能性。

关于时间的讨论:

我们常听到“短期”、“中期”、“长期”等标签,但每个人定义不同。以我个人为例,作为偏Position Trader,短期一般指1-3个月,中期是3-6个月,持有几年才算真正的长线。而Day Trader可能只关注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中线则是几天到几周,长线可能关注半年以上。机构投资者的时间视角则更长,十年、二十年都不足为奇,比如巴菲特持有苹果已超过十年。

因此,不要盯着别人的定义,也不要盲从博主的短期预测。合理的做法是了解自己是偏哪个交易模型的,然后根据自己的风格去筛选信息。这样,你的投资决策才会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推荐阅读:NYDIG:比特币(BTC)并非通胀对冲工具,但在美元波动时表现优异。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