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权在区块链利益相关者与国家监管机构之间是一场“持久战”,欧盟计划在2027年实施新的反洗钱法规,该法规将禁止使用隐私保护代币。
区块链利益相关者仍可能就欧盟拟于2027年生效的反洗钱框架中,关于禁用隐私保护代币和匿名加密账户的条款,与政策制定者继续展开谈判。
区块链行业参与者与监管机构围绕隐私问题持续争论。根据现行文本,欧盟一套更全面的反洗钱(AML)规则计划自2027年起生效,届时将对隐私币和匿名加密账户实施更严格的限制。
Cointelegraph 5月的报道指出,根据预计在2027年生效的新反洗钱法规(AMLR),信贷机构、金融机构以及加密资产服务提供商(CASP)将被禁止维护匿名账户或处理某些强调隐私的加密货币。
欧洲加密倡议组织(European Crypto Initiative)的独立法律顾问及政策专家Anja Blaj 表示,维护使用门罗币(XMR)等隐私币的权利,一直是区块链行业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持续战斗”。
“一旦你考虑国家如何实施政策,它们就倾向于建立更强的控制机制,想要知道交易双方的身份,”Blaj在9月3日的Cointelegraph每日X直播节目中表示。
“(国家)希望掌握这些信息,以便预防和打击正在发生的犯罪与诈骗行为,执行由社会制定的政策。”
她的评论正值欧盟在《加密资产市场监管条例》(MiCA)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加密领域的监管监督之际。
尽管反洗钱框架的核心方向已基本确定,但监管界和业界的专家普遍认为,在2027年实施前,相关细则与执行方式仍存在讨论和调整的空间。
Blaj指出,政策制定是“持续对话”的过程,“即便法规已经出台,也并非一成不变。业界仍可以与监管机构沟通,观察政策如何演进与执行。”
她同时补充,尽管存在对话与妥协的可能性,就隐私币与匿名账户的监管趋势总体上趋于收紧,因为监管者认为这类安排不利于国家的监管目标与规划。
在限制加密隐私的同时,欧盟另一项争议性提案——通常被称为“聊天控制”——也重新获得关注。
该提案拟要求像 WhatsApp、Telegram 等通信平台对用户发送的消息、图片和视频进行扫描,覆盖部分受端到端加密保护的内容,以检测和阻止非法行为。
目前已有15个成员国表达对该法案的支持,但这些国家所代表的人口并未达到欧盟法定门槛(即需覆盖至少65%的欧盟人口)。德国一直较为谨慎,其立场若发生变化,可能对法案能否通过产生决定性影响。
相关推荐: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正考虑在部分情形下,给予加密公司对传统金融规则的有限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