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聪预言成真:比特币价格狂涨百万倍,价值已超越能源消耗争议,机构与政府持续推动其成为全球最佳资产
中本聪15年前的预言正在逐步实现——比特币的价格竟然飙升了百万倍,其价值与效用早已超越了关于能源消耗的争论。在机构和政府持续购买的推动下,比特币稳居全球表现最佳的资产之列。
比特币,这种由神秘人物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明的数字货币,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资产之一。它的价值从最初的几美分迅速上涨至今日的11.6万美元,甚至一度达到12.3万美元。然而,在这一惊人增长背后,一个被淡忘的预言正在悄然兑现。15年前,当比特币的价格仅为0.07美元时,中本聪曾预言:“比特币的效用将超过其电力消耗。”如今,这一预言不仅证明了比特币的韧性,更是对长期以来质疑其能源消耗的看法做出了反驳,揭示了比特币持续胜出的深层原因。
一、中本聪的“神预测”:效用超越电力成本
2010年8月7日,中本聪在BitcoinTalk论坛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比特币所带来的交易效用将远远超过电力成本。因此,没有比特币将是一种净浪费。”
预测成真: 如今,比特币的价格已从0.07美元暴涨至11.6万美元,涨幅高达百万倍。其在全球的交易、投资、避险以及价值储存的功能,早已超越其运行所需的电力成本。
颠覆能源消耗论: 长期以来,比特币的能源消耗一直备受争议。然而,中本聪的预言指出,关键在于其所带来的“效用”。随着比特币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跨境支付、价值转移、抗击通胀,以及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政府将其视为战略储备资产,其所创造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正在不断证明其能源消耗的合理性。
二、比特币持续领先:无视全球不确定性,对冲传统金融风险
尽管近期全球市场因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和美国推迟降息而波动,但比特币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
对欧洲央行降息的积极反应: 随着英国央行宣布降息25个基点至4.00%,比特币价格反应积极,升至一周高点,突破11.6万美元,以太坊价格也上升至3800美元。这表明比特币对宽松货币政策的敏感性,进一步突显其作为对冲传统金融风险的工具属性。
跑赢所有主要资产: 尽管近期市场出现下跌,比特币仍然是过去两年表现最佳的主要资产,超过黄金、股票、以太坊和原油。在2023年7月至2025年7月的时间段内,比特币价格上涨了惊人的301.7%,涨幅超过四倍,巩固了其作为表现最佳主要资产类别的地位。
机构和政府的采用: 比特币的需求已经从投资者转移到机构,再转向众多国家的政府,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建立战略比特币储备,这进一步巩固了比特币的价值基础。
三、XRP与银行的“虚伪”:中本聪曾称RipplePay“有趣”
在比特币持续领先的同时,XRP社区借机反驳了对其“银行家硬币”的指责,并引用了中本聪对RipplePay的看法。
中本聪与RipplePay: 2009年,中本聪在回应软件开发者迈克·赫恩时曾提到“瑞波币”(Ripple)是一个有趣的构想,并称赞该项目对去中心化理念的关注。需要注意的是,当时XRP和Ripple这两个公司尚不存在,中本聪提及的是Ryan Fugger于2004年开发的早期点对点信用系统RipplePay。
“银行家硬币”的讽刺: Mickle批评了许多人用来攻击XRP的标签,认为称其为“银行家的货币”是在批判其与银行的关系。Mickle指出,比特币支持者们积极倡导银行采纳比特币,反而会使这种批评显得虚伪。
传统金融拥抱比特币: 纽约银行(BNY)、道富银行、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等美国及海外银行纷纷进军比特币市场,提供托管、基于区块链的结算服务及加密支付服务。这证明传统金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欢迎比特币,而比特币却不知为何被与XRP联系在了一起。
四、公司控制与自我托管的博弈
Mickle还讨论了有关XRP受过多公司控制的说法,并指出部分比特币支持者鼓励用户依赖银行来管理比特币,而不是自我保管密钥。
Saylor的转变: 比特币倡导者兼战略董事长迈克尔·塞勒(Michael Saylor)曾一度反对自我托管,主张用户应信任大型银行。但在遭遇强烈反对后,他最终改变了立场。
企业实体入场: 目前约有218家私营及上市公司持有超过125万枚BTC,总价值接近1430亿美元。这表明企业实体持续进入比特币市场,并对其进行控制。
结语:
中本聪15年前的预言,以惊人方式正在成为现实,这不仅证明了比特币的效用已远远超越电力消耗,并且在资产表现上持续碾压传统金融资产。在全球不确定性加剧和积极应对传统金融降息的背景下,比特币正稳固其“数字黄金”的地位。同时,围绕XRP与银行的争议,以及公司控制与自我托管的博弈,揭示出加密货币市场在向主流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复杂挑战和深层矛盾。
相关推荐阅读:中本聪雕像沉入湖底,“欧洲加密之都”的焦虑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