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管局澄清“关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在港发行的报道”为不实消息,指出目前所有相关发行行为均违法,提醒投资者注意风险。
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已正式澄清关于“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在香港发行”的谣言,强调此消息为虚假新闻。目前,相关的稳定币发行活动在香港是非法的,任何进行此类发行或推广的行为都构成违法。金管局提醒投资者提高警惕,警惕虚假信息和潜在的加密诈骗行为。
随着Web3浪潮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香港积极推进数字资产的发展,但关于“首个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已在香港发行”的传言近期在社交媒体上广泛传播。2025年9月24日,香港金管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强烈否认该消息的真实性,并再次强调目前尚未发放任何稳定币发行人牌照,所有涉及稳定币的发行和推广活动若未取得官方许可,均属违法行为。这不仅澄清了市场上的虚假信息,也彰显了香港监管机构对数字资产市场的审慎态度,以及其打击虚假宣传和诈骗的坚决决心。
一、金管局澄清: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未在香港发行
近日,一则关于“全球首个离岸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已在香港进行发行”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发广泛关注。对此,香港金管局迅速做出回应:
明确辟谣: 金管局提醒公众,此消息为虚假新闻,提醒投资者勿轻信谣言,避免上当受骗。
关于牌照制度: 金管局重申,《稳定币条例》已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根据该条例,任何人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推广相关业务,必须取得金管局发放的稳定币发行牌照。
尚未发放任何牌照: 金管局强调,目前还未授予任何稳定币发行商牌照,任何声称已获批准的行为都是虚假。违反相关规定进行发行行为将受到法律追究。
市场监管加强: 金管局将持续监控市场中涉及稳定币的交易活动,并对违反规定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保障市场的健康与稳定。
二、为何香港尚未发放稳定币发行牌照?原因解析
尽管香港积极支持Web3和数字资产创新,但至今尚未发放正式的稳定币牌照,原因包括:
制度刚刚实施,处于过渡期: 《稳定币条例》于2025年8月1日开始生效,相关申请和审批流程仍在进行中,预计首批牌照将于2026年初发放。企业和机构需要时间完成申请和调整业务流程。
严格的监管要求: 金管局对稳定币发行商设置了高门槛,包括2,500万港元的资本要求、反洗钱措施、商业计划审查等。审核过程严谨,确保仅有符合高标准的机构获得牌照。
风险控制优先: 由于稳定币市场潜在风险较高,金管局强调在推动创新的同时必须保障金融稳定,避免2022年发生的稳定币崩盘事件重演。
国际合作与监管协调: 香港参考国际标准(如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建议),需与证监会等相关机构密切合作,处理跨境应用和人民币稳定币的特殊考虑,确保监管和创新的平衡。
三、加强对虚拟资产的监管:打击诈骗行动持续推进
在加强稳定币监管的同时,香港也在积极打击虚拟资产相关的诈骗案件:
骗案升温: 2025年9月23日,保安局局长邓炳强指出,虚拟资产诈骗案件不断增加,许多曾通过银行转账的诈骗转而使用虚拟资产平台进行资金转移。
情报工作组成立: 保安局已组建虚拟资产情报工作组,与虚拟资产平台合作,建立“止付机制”,确保在发现诈骗时,能及时冻结违规资金。邓炳强强调,虚拟资产平台必须配合采取措施,将涉嫌诈骗的资金冻结,防止资金流失。
典型案例: 2025年9月20日,警方接到一名75岁男子报案,称其在虚拟货币投资中被骗走约2620万港元的ETH财产。这一案件再次敲响警钟,显示虚拟资产诈骗对投资者的巨大威胁。
结语:
香港金管局的澄清再次提醒投资者务必保持警惕,避免受虚假信息误导,尤其是在虚拟资产市场中。香港虽积极推动数字资产发展,但在监管上依旧坚持审慎原则,确保市场安全、透明、合规。稳定币牌照的谨慎发放和虚拟资产骗案的严厉打击,充分体现香港在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平衡。投资者应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资讯,选择合规的平台进行交易,严防虚假消息和高收益的陷阱。
附加阅读:香港巨额虚拟货币投资骗局揭露,保安局成立虚拟资产情报工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