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志敏在伦敦承认非法持有超过6万枚比特币,涉案金额达430亿元人民币,刷新全球最大加密货币没收案件纪录,为12.8万名中国受害者追回损失带来了曙光。
钱志敏在伦敦承认非法持有超过6万枚比特币,涉案金额高达430亿元人民币,创下了全球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没收案件,为来自中国的12.8万名受害者追回损失带来了新的希望。
2025年9月30日,一条重磅消息从伦敦传来,震惊了全球加密货币和金融界:中国公民钱志敏(又名张亚迪)在伦敦南华克刑事法院公开承认非法获取和持有加密货币的罪行。这一案件被认为是全球迄今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查获行动,涉案加密货币总价值超过55亿英镑(约74亿美元),受害者多达12.8万名中国公民,非法集资总额高达430亿元人民币。钱志敏的认罪,标志着伦敦警察部门长达七年的全球打击洗钱网络的调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为中国受害者的损失追偿带来了希望。
一、庞氏骗局与跨境洗钱:钱志敏的犯罪路径
钱志敏的犯罪行为是一条典型的庞氏骗局与加密货币跨境洗钱相结合的路径:
大规模非法集资: 2014年至2017年间,钱志敏以“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名义,在中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诈骗,向超过12.8万名受害者销售高收益“投资理财”产品,承诺100%至300%的回报,总非法集资金额达到430亿元人民币。据中国媒体报道,受害者年龄大多在50至75岁之间,投资金额从数十万到数千万不等。
比特币洗钱与潜逃: 2017年,随着中国对ICO(首次币发行)等加密货币活动的严格打击,这起骗局逐渐败露。钱志敏将非法所得转换为比特币,并伪造身份证件逃离中国,前往英国,并试图通过房地产交易来洗白赃款。
同伙协助: 他的同伙之一是中国公民文健。文健曾是一名外卖员,去年因参与犯罪被判处六年零八个月监禁。
比特币大额查获: 根据伦敦警察厅的披露,警方从钱志敏手中缴获了约61,000枚比特币,按当时市场价值计算约为67亿美元。
二、七年调查取得重大突破:全球最大加密货币查获案
钱志敏的认罪,是伦敦警方历经七年、跨越多个司法管辖区开展全球洗钱网络调查的成果。
复杂的调查过程: 伦敦警察局调查组负责人伊莎贝拉·格罗托表示,钱某在被捕前五年一直在“逃避法律制裁”,调查过程涉及多个国家的司法合作与复杂的取证工作。
中英合作的成果: 伦敦警察局的经济与网络犯罪部门负责人威尔·莱恩表示,周一的定罪彰显了中英两国执法部门多年的合作成果。“这为未来打击跨境金融犯罪提供了宝贵经验。”
皇家检察署的作用: 英国皇家检察署副首席检察官罗宾·韦耶尔指出:“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被有组织的犯罪分子用作洗钱和资产转移的工具。这次案件是英国最大规模的加密货币查获行动,显示了犯罪收益的庞大规模。我们正努力确保被盗资金得以追回。”
三、受害者追偿:希望与挑战并存
对于12.8万名中国受害者来说,钱志敏的认罪带来了新的希望,但也面临诸多挑战。
中国设立的赔偿机制: 皇家检控署去年表示,部分受害者已通过中国方面设立的赔偿计划获得赔偿金,但赔偿金额有限。
跨境追款难题: 由于加密货币资产的去中心化特性,追踪和归还被冻结资产复杂而耗时。需证明资产所有权、完成复杂的链上追踪程序。此外,中英两国在跨境司法合作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障碍,影响案件的最终解决速度。
四、案件后续:量刑、影响与展望
钱志敏已被羁押,等待下一步的法庭判决,具体宣判日期尚未公布。这起案件的审理结果将对全球加密货币监管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对加密货币犯罪的警示作用: 该案件再次提醒我们,加密货币容易被用作非法用途,强化各国监管和反洗钱措施尤为重要。
国际合作的典范: 此案为中英两国在打击加密货币犯罪方面的合作树立了典范,有望推动未来更紧密的司法交流与合作。
反洗钱体系的完善: 英国法院将测试大规模链上数据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未来可能推动反洗钱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结语:
钱志敏持有的6万多比特币被查获并认罪,是全球打击加密货币犯罪的重要里程碑。这一案件揭示了利用庞氏骗局与加密货币相结合的巨大危害,也凸显数字资产时代跨境司法合作的必要性与复杂性。投资者应警惕高收益背后的风险,避免陷入非法集资和虚拟货币泡沫之中。各国监管机构则应借鉴此案经验,持续完善监管框架,强化国际合作,共同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
相关推荐阅读:多名中国受害者证词!天津蓝天格锐查获6万比特币洗钱案在伦敦开庭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