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达计划以5000亿美元估值进行融资,其利润基础源于美国国债利息的巨额收益,然而市场普遍对其盈利的可持续性、监管风险以及稳定币市场的竞争状况表示担忧。
泰达正寻求以500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尽管其巨额利润主要源自持有美国国债所获得的利息,但这一估值基础受到市场广泛质疑,主要涉及盈利的可持续性、监管风险以及稳定币市场的激烈竞争格局。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吴说Real,作者:Ivan 吴说区块链,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年来,稳定币已成为全球加密金融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而泰达(Tether)作为最大发行商,其传闻寻求估值达5000亿美元——超越OpenAI和字节跳动这类未上市巨头,已引发行业激烈讨论。这一估值虽体现市场对其盈利能力和行业地位的肯定,但也面临诸多质疑:其高盈利主要依赖于持有美国国债所产生的利息收益,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依赖宏观利率环境和监管政策的稳定性。本文将从收入、资产结构、市场份额、监管风险五个维度,分析这一估值的合理性及潜在隐忧。
作为USDT的发行商,泰达近年来依托持有大量美元储备获得了可观的利息收入。随着全球利率上升,泰达将用户存入的美元投入美国国债和其他低风险资产,从中获得高额利息。据报道,2024年泰达的利润约为134亿美元,主要来源于其持有的美国国债所产生的利息。这一利润水平远超过大部分加密行业公司,甚至在传统科技巨头中也名列前茅。
相比之下,OpenAI在2023-2024年的估值已经飙升至800至900亿美元,但其营收规模较小,主要来自模型授权和订阅,仍处于投入期,盈利能力有限(目前估值甚至更高,反映的是对未来成长的预期)。字节跳动的估值范围在2500到3000亿美元之间,2023年利润约为400亿美元,业务涵盖短视频、广告和电商等多个领域,依靠庞大的营收和利润支撑其高估值。而Circle作为USDC的发行商,计划在2024年IPO时估值仅在90至100亿美元,2024年营收约16.8亿美元,净利润约1.56亿美元,规模远不及泰达。
从盈利能力来看,泰达目前的利润远超OpenAI和Circle,甚至与某些传统科技巨头相媲美,但其业务模式高度依赖宏观环境:利率水平和稳定币需求。一旦全球利率回落,泰达通过国债赚取的利息将大幅减少,其利润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此外,稳定币市场的增长空间和交易量变化,也会影响泰达的收入。相比之下,OpenAI和字节跳动的估值更偏重于未来技术创新和用户增长的潜力,泰达的高估值则假设其当前利润可以持续甚至增长。仅凭收入和利润,给泰达5000亿美元的估值存在一定的乐观,需考虑盈利的可持续性问题。
评估泰达估值是否合理,必须审视其资产负债结构和风险状况。根据泰达披露的储备报告,其资产基本由高流动性、低风险资产组成。截至2023年底,泰达宣称近90%的储备由现金、短期美国国债、回购协议和货币市场基金等组成,商业票据等风险较高的资产已被剔除。持有资产包括超过1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约55亿美元的比特币,以及48吨黄金,用以分散风险。这些资产配置确保了资产与负债的匹配和安全垫水平。泰达还曾进行有限的对外借贷和投资,截至2023年底,超额储备约为54亿美元,足以覆盖潜在风险。
市场对泰达资产的透明度逐步提升。公司每季度通过独立会计师(如BDO)发布审计报告,披露储备资产的详细情况,增强了市场信心。过去曾因披露不足受到监管处罚,但近期披露质量明显改善,泰达在正常运营情况下,有能力满足大规模赎回需求,例如2022年在加密市场下行期间成功处理了高达210亿美元的赎回请求,表现出较强的偿付能力。
当然,泰达资产结构仍存风险。例如,比特币和黄金等风险资产的价格波动可能影响公司净值,且目前尚未进行全面公开审计,外界信任更多来自于审计报告和公司声誉。此外,资产过度集中于美国国债意味着高度依赖美国经济与财政政策。一旦美国国债市场出现剧烈变动,泰达的资产价值也会受到冲击。美国财政部官员透露,泰达等稳定币发行商已成为美国国债的重要买家,融入传统金融体系既是优势,也意味着其命运与美国债市紧密相关。总体来看,泰达的资产负债状况较稳健,但持续维护资产透明和风险管理能力依然关键。
泰达在稳定币市场中的领先地位无疑。截至2025年三季度,USDT的市值约占所有美元稳定币的59%左右,流通规模达约1720亿美元,用户基础庞大,全球用户接近5亿。在加密交易所、跨境汇款和场外交易中,USDT被广泛使用,扮演“数字美元”的核心角色,形成了固若金汤的网络效应。
然而,市场竞争正在激烈展开。USDC由Circle发行,强调合规与透明度,受益于2023年银行业事件后监管环境的改善,市占率已从低点逐步回升,2025年二季度增长了90%以上,三季度新入资金超120亿美元,市场占有率回升到25%。此外,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地区出现了新兴稳定币:如由香港公司推出的FDUSD,强调合规;以及由Ethena Labs推出的USDe,通过合成机制维持1:1挂钩,规模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第三季度净增约90亿美元,跻身市场前三。还有PayPal的PYUSD和MakerDAO的新稳定币,也在不断扩大影响力。这些新进入者不断瓜分市场份额,挑战泰达的领先地位。
泰达虽稳居市场龙头,但仍面临挑战:如创新不足导致的产品替代、政策调整带来的风险,以及新兴稳定币在合规和技术上的优势。USDT网络效应强大、交易所支持广泛是其护城河,但未来如果有竞争者在信任、合规或技术创新方面突破,泰达的地位也可能动摇。
监管环境是泰达估值的重要决定因素。历史上,泰达因信息披露不充分曾被处罚,例如2021年曾因误导性声明被纽约州监管机构罚款数千万美元。尽管近年来加强了透明度,很多监管障碍仍未完全克服。作为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美国对稳定币的监管态度不断趋严。2023年起,美国国会开始讨论《稳定币监管法》,强制要求发行机构取得注册或银行牌照。2025年中,"Genius Act"的通过,明确了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的法律地位,为行业带来明确规则。在此背景下,泰达计划发行符合美国法规的“USA₮”稳定币,已聘请美国高层监管人士,试图拆分出一家合规实体以适应新规。这种努力表明泰达正积极应对政策压力,但其过往合规记录和海外背景仍存在疑虑,能否获得完全信任仍未可知。
除了美国,欧盟已逐步实行MiCA法规,对发行商提出资本金、流动性和信息披露要求。未注册的稳定币将在2024-2025年间退出欧盟市场,泰达若要进入欧洲市场,需设立子公司并接受监管,这会增加成本。亚洲地区如香港、新加坡,也在强化监管标准,可能限制泰达的快速扩展。各国执法部门如美国司法部也在审查泰达是否涉及洗钱、金融诈骗等问题,任何重大指控都可能引发市场对USDT的信任危机。稳定币作为系统性金融基础设施,其潜在系统性风险也受到监管关注。为了维护市场稳定,监管机构强调必须严格审核龙头企业,否则一场信任危机或监管收紧都可能造成巨大的冲击。
未来,泰达的估值将受到监管政策的深远影响。其在合规性方面的表现将直接关系到能否稳定支撑高估值,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估值的急剧调整。投资者在评估其价值时,必须考虑潜在的法律合规风险及行业不确定性,避免盲目乐观过度乐观。
将泰达的潜在估值与其他行业巨头进行对比,可为合理性提供参考。2025年3月,OpenAI完成了由软银等领投的估值达3000亿美元的融资,随后传出员工二级市场交易,估值可能突破5000亿。OpenAI的估值建立在其颠覆性技术潜力基础上,尽管2024年营收只有几十亿美元,但其仍被看作未来AI领域的领军者,这种高成长预期支撑其极高估值。相比之下,泰达的技术创新空间有限,主要盈利来自利差,且商业模式较为传统。若单以营收利润倍数衡量,OpenAI当前估值远超泰达(后者利润虽高,但估值远高于其盈利水平,反映未来增长预期),但其核心逻辑基于未来潜力,而泰达的估值则更依赖于现有盈利的稳固性。
字节跳动2023-2024年的估值在2500-3000亿美元,依靠庞大的用户基础和广告、电商等多元业务。2023年净利润约为400亿美元,2024年营收预测超过1500亿美元,市盈率仅在其盈利的8倍,显示出较高的盈利效率。反观泰达若按其2024年13亿美元利润估值,市盈率将高达37倍,明显偏高,显示其估值可能存在泡沫,特别是在业务增长放缓或政策风险加大的背景下。即使泰达盈利当前较高,也应考虑行业及政策风险,对其未来持续性保持审慎态度。
Circle(USDC)已计划在2024年上市,其估值约为90-100亿美元,远低于泰达。这主要因为其规模较小,利润有限,但其合规性更强,未来如合规成为行业主流,Circle可能会逆转估值劣势。总而言之,若用传统标准衡量,泰达的5000亿美元估值来源于对未来持续盈利的乐观预期,但在风险、行业和政策变化面前,或需进行适当折价,也就是说,用15-20倍市盈率的话,合理估值可能在2000-2700亿美元之间,更符合行业实际情况。
综上所述,泰达试图以5000亿美元的估值进行融资,展现了市场对其行业霸主地位及未来潜力的信心,也反映了投资者对其巨额盈利的关注。然而,这一估值存在明显风险与不确定因素:其盈利高度依赖宏观利率环境,随时可能受政策变化影响而波动,监管风险尤为突出。一方面,泰达已经采取措施提升合规和透明度,但过去的纪录和目前的行业环境依然为其前景蒙上阴影。另一方面,若未来不能有效规避政策风险和行业竞争,其高估值可能迅速缩水。因此,合理的估值应考虑到这些潜在风险,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给出2000-2700亿美元的估值范围较为合理。这既反映了其目前的盈利能力,也体现了对未来风险的警惕,并从行业估值逻辑中获益。
这场超高估值的争议,实际上是市场对加密行业未来价值和风险的激烈博弈。泰达如果能充分证明盈利的可持续性,积极应对监管挑战,其高估值也许可以实现;否则,资本的短暂热情也可能迅速退却,导致估值大幅回调。最终,理性判断和稳健应对风险,才是行业长远发展的关键。
相关推荐:比特币(BTC)“Uptober”行情能否延续,取决于美联储降息概率、纳斯达克与科技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