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9月期间,零售加密交易增长超过125%,全球加密货币的普及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
TRM Labs的最新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大部分的加密货币活动都集中在支付、汇款以及在经济动荡时期作为价值保值的实际应用场景中。随着监管环境的逐渐明朗化,零售加密交易量实现了翻倍增长。
新闻
根据TRM Labs提供的数据,随着监管环境的改善,全球零售加密交易量连续两年实现了125%的增长。2025年前九个月的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的零售加密交易相较去年同期增长显著,这也反映出个人在推动行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部分活跃的交易都是围绕支付、汇款以及在经济波动时期的价值存储展开的,显示出个人用户在逐步塑造行业生态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然而,随着加密生态系统逐渐成熟,加密活动的足迹变得更加多元,越来越多的结构化服务提供商和机构参与者正在塑造新的交易模式。”
TRM Labs指出,在美国,2023年至今的增长得益于政治、监管与结构性因素的共同作用,促使市场开始对新的参与者开放,推动行业持续扩展。
“连续两年的两位数增长不仅反映出市场的热情,也体现了监管政策的明晰和政治承诺的合力,”公司表示。
今年以来,美国在加密监管方面采取了诸多举措,包括通过《GENIUS法案》、《CLARITY法案》、市场结构相关法案等,建立了较为清晰的法规框架。此外,与英国合作成立的联合工作组也在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与此同时,TRM Labs还指出,巴基斯坦的加密行业也得益于政策上的支持,例如政府成立了巴基斯坦加密委员会,并宣布计划建设专门的数字货币监管机构。这些政策推动下,预计到2026年,巴基斯坦的加密用户数量将达到2800万,占总人口的近11%。
在一些司法管辖区,监管的明确性和机构的准入门槛提升了采用率;而在其他一些地区,尽管存在严格限制甚至全面禁令,个人及机构的加密使用仍在持续扩大,显示出强烈的市场需求和对替代金融工具的偏好。
“这些鲜明的对比表明,加密货币正逐步融入主流金融体系。稳定币的兴起成为支撑这一趋势的关键动因之一。”
据TRM Labs数据显示,尽管一些国家采取打击交易所、实施资本管制等严厉措施,加密货币的采纳率依然持续上升。以孟加拉国为例,自2014年以来,该国中央银行一直对加密货币发出警告,但相关交易平台未获合法运营许可,且监管环境严格。
TRM Labs分析指出,“尽管如此,严格的资本控制和有限的外汇渠道,使得许多个人将加密货币视为替代传统金融体系的有效途径。”
类似的趋势在北非的国家也十分明显,比如阿尔及利亚、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这些国家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或是完全禁止,或是施以限制,但它们在全球加密采用率榜单中仍居前列(前50名),显示出激烈的市场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地区的排名超越一些监管宽松或法规完善的国家,表明草根用户对替代金融方式的需求,已超越官方政策的限制。”
2023年9月,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全面禁令未能阻止加密货币的普及,反而可能增加人们的使用意愿,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
相关报道:美联储考虑推出“简化版”支付账户,为金融科技公司及加密企业提供服务通道,促进行业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