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赦免Binance创始人赵长鹏,这一行为被普遍视为政治与利益的一次交换。一方面,此举意在获得加密货币社区的支持,另一方面,与特朗普家族深度参与的加密货币商业帝国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
特朗普宣布特赦币安创始人赵长鹏,此举引发广泛关注,普遍解读为一场政治与利益的权谋交换。一方面,旨在巩固加密社区的支持,另一方面也与特朗普家族深度涉足的加密产业帝国密不可分。这一行动不仅备受争议,也预示着加密行业未来的变局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与重塑。
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Bitpush,作者:Seedly.eth,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作为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的创始人,赵长鹏(CZ)在2023年底承认违反美国《银行保密法》(BSA),因为未能建立有效的反洗钱合规体系,被判处4个月监禁。2024年他刑满获释后,仅一年左右,特朗普总统的一纸特赦令便为他翻开了新篇章。这个事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政治博弈与利益交织——一方面是特朗普试图通过操控加密行业博取支持,另一方面是其家族深度涉入的加密商业联盟。
这份特赦令被许多观察者视为“靴子落地”的象征,但其签署后,或许只是另一场更复杂风暴的开端。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加密货币的战争结束”,并将前任拜登政府对CZ的起诉描述为一场政治迫害。
与此同时,背后展现出的是特朗普家族深度布局的加密产业网络——一方面是CZ领衔的币安在美国陷入困境,另一方面则是特朗普及其子女在加密领域激进布局所打造的庞大帝国。这一切,形成了当前华盛顿与华尔街之间一幕既惊人又扑朔迷离的商业政治剧:金钱、权力、数字货币,交织成一场错综复杂的利益交易。
曾是加密界传奇人物的CZ,在美国监管铁拳下经历了命运的急转直下。美国司法部多年来对币安涉嫌反洗钱及制裁违法行为展开调查,指控其平台被用于违法交易,甚至包括恐怖组织哈马斯的资金转账等。在巨大法律压力下,CZ于2023年11月21日与美国司法部达成认罪协议,承认未能在币安建立完善的反洗钱合规措施,违反了《银行保密法》。
作为认罪协议的一部分,币安公司也承认了相关违法行为,双方同意支付超过4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和解——其中币安缴纳约43亿美元,CZ个人支付5000万美元。这一罚款金额,成为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企业和解案之一。
此外,和解协议还对币安及CZ本人设定了严格限制:CZ当场宣布辞去币安CEO职位,由亚太区负责人Richard Teng接任,并接受永久行业禁令——禁止其参与币安的管理或运营,尤其是不得在币安美国担任任何高管职位。币安则要接受为期三年的独立合规监察,以确保其运营符合法律要求。值得一提的是,CZ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BSA单一指控而获刑入狱的人。2024年4月30日,西雅图联邦法官判处他监禁4个月,虽然刑期不长,却具有象征意义,显示出监管机构打击加密巨头的决心,同时也令全球行业振臂一呼。
服刑期间,CZ被关押在美国联邦监狱,直到2024年9月获释,结束了四个月的牢狱生活。目前他已结束在币安的管理职务,币安在美国被禁后也遭遇重创,曾经呼风唤雨的加密行业巨头骤然跌入低谷,个人声誉和商业帝国受到重创。
刑满出狱后,CZ初期选择低调示人,远离公众视线。然而,行业界和社交媒体的传闻显示,他并未完全退出币圈,一些关于特朗普可能特赦CZ的传言开始在推特(X平台)悄然流传,甚至引发猜测和舆论热议。
CZ本人积极回应媒体报道,试图澄清事实。同日,《华尔街日报》披露:从2024年起,特朗普家族的代表一直与币安密切联系,讨论由特朗普家族收购币安美国部分股权一事,同时暗示他在寻求总统特赦。该报道迅速引起行业轰动,也再次将CZ推向风口浪尖。
CZ在X平台上迅速发表声明,否认了报道中的收购传闻:“很抱歉让大家失望了,《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有误。事实上,我没有与任何人讨论过收购币安美国的交易。” 但转折点在于,他又不经意地说:“没有重罪犯会介意获得赦免,特别是我是美国历史上唯一因BSA指控而入狱的人。” 这被解读为他对特赦的默认暗示。CZ还暗示报道带有政治动机,称这是在“攻击特朗普总统和加密货币”,并指责“拜登政府对加密的战争遗留势力仍在运作”。
到2025年5月初,CZ开始更公开表达寻求特赦的意愿。在参加播客时,他首次确认已正式向特朗普政府提交了总统特赦申请,理由是既然媒体都在报道,索性“正式提出请求”。他透露,申请已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提交,几乎与报道同步。与此同时,他开始在社交媒体上移除“前@Binance CEO”的称号,暗示未来可能的身份转变,也激起外界对他“东山再起”的猜测。
2025年8月,美国媒体进一步披露,CZ聘请了与特朗普次子关系密切的游说人士Ches McDowell,在华盛顿就特赦事宜进行游说。这一行动使得外界更多猜测他正在幕后积极运作,谋求回归。伴随这一系列动态,行业内“CZ能否获特赦”的预测在Decentralized预测市场Polymarket上激烈下注,押注成功的概率升至64%。甚至有人将他与币安的未来比喻为“币安人生”,寄托一切期待与猜测。
2025年10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CZ的特赦令,并于次日宣布公开。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表示:“总统行使宪法赋予的赦免权,免除了CZ先生在拜登政府打击加密企业时受到的所有指控。加密战争已结束。”
此举被视为特朗普正式扭转前朝对加密行业的高压政策的象征性行动,也为CZ的未来复出铺平了道路。特朗普本人据传一直对CZ及相关加密企业“蒙受迫害”的指控持同情态度。多名接近特朗普的消息人士透露,他认为对CZ的案件“极其薄弱,不应当上升为重罪”。
特赦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华盛顿内部的激烈政治反应。一些支持者认为此举彰显特朗普拥抱创新与修正前政的决心;而批评者则指责这是典型的“利益交换”,严重破坏法治与道德底线。民主党多名议员强烈谴责,尤其是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伊丽莎白·沃伦等,指出此举暗示着政府纵容加密犯罪与金融腐败,并警告“特朗普可能利用这一行动谋取私利,为家族企业开绿灯”。她还在早期就曾警告,特朗普家族通过推动稳定币立法可能在“用公众资金换取私利”。
相对而言,共和党更为支持,认为特朗普的举动“纠正了前朝的过度执法”。特朗普的支持者和财政政策官员也强调,CZ的案子与普通金融行业高管的处罚相比,具有双重标准。他们坚称“特朗普及时干预,打破了政治打压的局面”。此消息一出,币安的BNB代币短时间内价格迅速上涨,从1083 USDT猛升至1160 USDT,涨幅达6.7%。
本次特赦激起政治和市场的双重震荡。法律层面,美国总统拥有最高赦免权,CZ的联邦罪名将被全然免除,相关限制也随之解除。这使得CZ理论上可以重新掌握自己所缔造的加密帝国,各方期待与担忧并存。一方面,这为加密行业带来了重启的希望;另一方面,也引发监管恐惧和政治操控的担忧。
在CZ跌宕起伏的背后,特朗普及其家族在加密产业的布局逐渐浮出水面,成为贯穿始终的暗线。尽管曾在2019年公布对比特币不感兴趣,特朗普在离开白宫后,却迅速转变角色,变身积极的加密推动者——他宣称要将比特币作为国家战略储备、接受加密捐款支持竞选。据悉,特朗普还将“Trump”品牌商业化,深度布局NFT和数字资产,打造出了一个跨政商的加密帝国,深藏利益勾连。
首先是在NFT领域。2022年12月,特朗普推出了第一款NFT系列——“特朗普数字交易卡”,售价99美元一张。上线24小时内即售罄,销售额达445.5万美元。随后,他又推出四套NFT系列,总销量超过20万枚,带来超过2200万美元的直接收入,按二级市场版税计入,估算其NFT项目为特朗普带来超过800万美元的净利润。这一系列的成功,将个人品牌巧妙结合于区块链,扩大了影响力与粉丝基础。
此外,在加密金融领域,特朗普家族在2024年9月由其两子(小唐纳德和埃里克)共同创立的“World Liberty Financial”公司开始布局,推出WLFI代币,声称由特朗普家族背书,赋予持有人决策权。尽管最初反响平平,销量仅为270万美元,但在2024年11月特朗普赢得总统后,WLFI需求猛增,融资规模飞跃。至今已进行多轮私募,募得超过5.9亿美元,市值曾一度达1,230亿美元。这背后,是利用特朗普在White House的政治影响力,为相关资产提升“政策背书”。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家族还利用控制的家族信托,持有WLF公司60%的股份,并得到代币销售收益的75%。他的子女担任“Web3大使”,深度参与日常运营。公司预留大批代币(225亿枚,占比22.5%),以利益绑定家族,获得巨额回报,估算获利至少4.125亿美元。更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在白宫期间推出了被称为“$TRUMP”的迷因币,发行在Solana链上,市值在不到一天内就突破270亿美元,使特朗普以“币圈第一人”名副其实。这些操作,不仅带来了巨额经济利益,也引发了伦理争议和政治质疑。
综合来看,特朗普此次特赦CZ,似乎并非单纯出于政策考量。许多迹象显示,背后隐藏着选票交换和利益输送的深意。在2024年大选中,加密行业已成为新兴的政治力量,特朗普早在竞选时就高调宣称要“解放加密产业”,并通过NFT、代币项目向社区灌输“友好”信号。此次特赦或是为了巩固加密社区的支持,为其政治基础“添砖加瓦”。
另一方面,特朗普家族在海外的利益联盟也密不可分。币安作为国际巨头,与多国资本关系密切,包括阿布扎比MGX基金、孙宇晨等,他们的投资背后或隐藏着更深层次的利益交换。特朗普对CZ的赦免,很可能是这场跨国利益网络的关键一环:一旦恢复自由,CZ的影响力和资源将反哺市场,也惠及其海外盟友。业内有人推测,正是这些幕后势力积极游说,推动特朗普做出这一决策。
目前尚无确凿证据表明特朗普以金钱交换特赦,但各种细节已引发舆论高度警惕。美国部分立法者与道德监督机构纷纷呼吁展开调查,揭示其中潜藏的利益输送和不正当交易。此次CZ的特赦事件,不仅关系到司法公正,更折射出美国政治的复杂与加密行业的深刻变局。
CZ案与特朗普特赦之后,极大地冲击并重塑了全球加密行业的监管走向。美国国内,特朗普上台后,政策出现明显转向——监管趋于宽松。例如,SEC曾对币安提起民事诉讼,但在特朗普上台后不久,迅速撤回。监管机构出现更换,强调“安全港”、 “豁免”,使得国内企业逐渐放松合规压力。2025年,多个机构成功上市,比特币价格屡创新高,市场看似迎来“牛市复苏”。
但是,这也带来了风险的担忧。美国放宽监管,而欧洲、亚洲国家则更加谨慎,强化监管措施。欧盟坚持严格执行MiCA等法规,遏制投机泡沫,兼顾金融安全。这种“优中取舍”的策略差异,增加了全球监管的复杂性,也使得企业面临多重合规挑战:在美国可能受益,海外则不得不应对更严法规。这种不平衡或将引发全球监管“脱钩”,加剧行业的碎片化。
对于币安这样跨国运营的平台而言,监管政策的转变既是契机,也埋藏隐患。虽然能借助政策松绑重返美国市场,但也要应对政治环境的变化和监管的潜在风险。如果未来政权更迭,企业可能再次陷入洗牌。因此,行业需要在政治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而这正考验各方的智慧与决策。
国际格局方面,亚洲和中东资金积极布局,试图借助此次风暴夺取更多市场份额。币安在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也在调配之中,既巩固其非美市场地位,也可能借机重返美国市场,成为全球“加密之王”。
CZ的故事似乎暂时告一段落,但引发的思考远未结束。这一系列事件让人深刻认识到,随着政策、利益与市场力量的交织,全球加密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美国的监管策略会在权力博弈中不断调整,而加密行业也将不断适应、变革,成为主流社会不可忽视的力量。未来的路径究竟通向何方,没有人能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由技术、政策与利益交织而成的变局,必将深远影响行业的未来走向。
附:特朗普赦免CZ引发众议员Maxine Waters愤怒,指责其“花钱通关”的激烈反应。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