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公司通过新兴市场,提供稳定币的获取、盈利和消费途径,跳脱了传统银行的框架。可编程货币突破了传统金融基础设施的限制。
金融科技公司绕过传统银行体系,在新兴市场中提供稳定币的获取、收益和支付服务。可编程货币的出现推动了现有基础设施的跨越式升级,开拓了全新的金融应用场景。
 观点 观点作者:Morgan Krupetsky,Ava Labs链上金融副总裁
随着《GENIUS法案》的通过,稳定币的下一阶段普及正在由不断壮大的金融科技企业和创新银行群体推动——他们将稳定币集成到自身的产品和服务中,深入传统系统难以触及的领域,从而增强竞争优势。
这些新兴机构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更直接、更便捷的解决方案。用户可以通过移动钱包轻松获取和存储稳定货币,以应对恶性通胀和货币波动带来的金融风险,实现更高效的跨境汇款、贷款和储蓄,甚至可以实时消费或作为抵押资产。
这种获取、赚取和使用编程货币的能力,催生出一套“稳定币操作流程”——一份真正推动普惠金融、实现经济包容的实用指南。
从金融接入角度看,稳定币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全球仍有超过10亿成年人未能接入传统金融体系,稳定币为他们提供了一条便捷、即时的美元入口,打破了金融的边界。
在全球南方地区和新兴市场,稳定币成为降低本地货币波动风险的可靠替代品和储值工具。
面对货币贬值和高通胀,个人和企业的生活正被改变。在阿根廷,年通胀率已超过100%,越来越多的微型企业和自由职业者选择使用USDC、USDT等稳定币作为对账、支付和资产保护的手段。
仅在拉丁美洲地区,稳定币在部分汇款渠道中的占比已接近30%。包括土耳其在内的一些国家,也将USDT用作对冲通胀和本币贬值的策略。
金融科技企业正积极介入,向那些长时间被传统银行体系忽视的人群和企业提供美元和其他稳定币的获取途径,甚至在某些地区提供“银行服务”,帮助他们突破经济、运营和技术的限制。
目前全球稳定币的总市值已超过2650亿美元,“赚取收益”成为其发展新趋势。许多金融科技公司和创新银行开始集成区块链驱动的金融产品,让用户通过持有稳定币获取收益或奖励。
一些交易所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借贷平台集成到交易界面或非托管钱包中,允许用户借出稳定币并获得利息回报。其他平台则利用日益扩展的“代币化货币基金”生态进行投资管理。
这些创新方案为高通胀国家和无法触达传统储蓄渠道的用户带来了新希望。在尼日利亚,Fonbank平台允许用户将收入转化为美元计价的稳定币,通过链上高收益产品实现远高于本地银行的收益,更好地保持资产价值。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设备的普及,金融科技公司不仅可以紧跟趋势,更有望在一些地区超越传统金融机构,提供更便捷、多元的金融服务。
稳定币的终极目标,是成为主要的支付媒介,让用户无需兑换成法定货币即可完成日常交易。随着支付场景的逐渐普及,它们正逐步由数字资产向普适的支付工具转变。
许多平台已推出支持稳定币的银行卡,用户用轻触即可完成跨境转账和零售支付,支持Visa的商户覆盖面广。在新兴和发展中国家,这一方式有效解决了高额手续费、缓慢转账和银行网点不足的问题,极大地提升了金融包容性。
部分企业还引入以稳定币为奖励的积分系统,促进日常消费的数字化,并增强用户粘性。
归根结底,虽然关于稳定币的分类和应用仍存争议,但一套高效、包容的金融新体系悄然崛起。随着钱包存储、收益创造和支付能力的持续演进,金融科技公司和新型银行正在利用新资产和新技术拓展全球业务。
如今,稳定币的使用已成为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仅在2024年,今年的稳定币跨境转账总量已超过Visa和Mastercard的总和。曾被视作投机和流动性工具的稳定币,正快速成长为大规模数字支付和金融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观点作者:Morgan Krupetsky,Ava Labs链上金融副总裁
附:据报道,曾经拒绝加密货币的北欧某银行即将推出比特币(BTC)相关的交易所交易产品(ETP),显示传统金融机构逐步接受和融合加密资产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