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数字资产储备)公司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兴物种,其估值逻辑基于主营业务现金流与加密资产储备的协同效应,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持币数量。
DAT(数字资产储备公司)正在成为资本市场中的新型实体,其估值逻辑不再单纯依赖持币数量,而是强调主营业务的现金流与加密资产储备之间的协同作用。这意味着,投资者在评估这类公司时,应关注其业务韧性、资产配置策略以及治理透明度,而非仅仅关注持币的绝对数量。
分析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曼昆区块链法律服务,作者:刘红林律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每一个时代都会创造出一些新名词,用以解释那些旧框架难以涵盖的现象。二十年前,人们热衷于“互联网公司”;十年前,流行“独角兽”;而在最近几年,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个新词 —— DAT公司(数字资产储备公司)。
DAT,英文全称Digital Asset Treasury Company,指的是那些将比特币、以太坊等数字货币视为国家储备资产,并作为财务资产记入资产负债表的企业。这类企业与传统互联网或能源公司不同,不仅在业务形态上有所变化,更在于它们将数字资产作为关键战略资源进行管理和披露。
其背后有宏观经济背景。2020年以后,全球经历了持续的通胀和货币政策调整,企业财务负责人逐渐意识到传统的现金资产面临贬值压力。尽管美元存款和短期债务安全可靠,但不能抵御货币贬值的长期侵蚀。于是,一些公司开始探索新的“储备资产”。黄金虽传统,但过于沉重;房地产成本高昂;比特币则因为其稀缺性、可转移性和没有主权之类的特性,成为新的选择,推动DAT概念的兴起。
现阶段,市场上的DAT企业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类。这些类别的差异不在于持币多少,而在于持币与主营业务的关系,以及这两者如何共同影响企业的整体风险暴露。
Strategy几乎完全偏离传统软件业务路径,现被视为“企业比特币ETF”。截至2025年9月21日,持有约639,835枚比特币,综合买入均价为$73,971/BTC。其股价表现放大了比特币的波动,充当放大器式的投资工具。
投资要点:这类公司的估值高度依赖比特币的价格周期。高透明度、频繁披露信息,投资者买入更多是在押注比特币行情,而非企业经营本身。
风险点:融资节奏与摊薄管理。如果市场环境恶化,新增融资购币的均价偏高或偏离太大,可能引发估值折价甚至流动性风险。
博雅互动是一家现金流稳定的游戏公司,自2023年起开始在财报中披露比特币资产。截至2025年9月18日,持有约4,091枚比特币,投入总成本约2.79亿美元,均价为$68,114/BTC。在短时间内不断新增比特币,最高价达到$115,420/BTC,其中90%的配售资金用于购币,显示出其战略偏好。
投资要点:关键在于持币比例的管理。主营业务现金流提供稳定保障,持币带来资产弹性,二者结合形成双重估值体系。
风险点:在高位入场,短期内可能加剧财务波动。持币比重持续上升,企业估值逐渐偏向加密资产的市值波动,风险逐步放大。
Coinbase的核心在于其交易平台、托管、订阅和利差收入。2025年第二季度,持有比特币11776枚和以太坊136,782枚,总市值约18.4亿美元。不过,市场更多视其为合规的金融基础设施提供者,而非单一持币公司。
投资要点:这类DAT的估值逻辑类似于传统金融科技公司。币价影响交易量和用户活跃度,但多元收入结构提供抗周期保护。
风险点:监管政策变化和费率压力。合规性为其护城河,也可能成为盈利的负担,特别是在政策收紧时利润容易受压。
Riot公司通过自产比特币,依靠算力和电力进行挖矿。2025年8月,挖出约477枚比特币,目前总持仓约19,309枚(其中部分受限)。其电力成本约2.6美分/千瓦时,体现出低成本挖矿的特性。
投资要点:矿企盈利模式可看作比特币价格 × 网络难度 × 电费三元方程。牛市时盈利放大,熊市时则面临现金流压力和资本支出的刚性问题。
风险点:市场价格周期变化的双重打击:比特币价格下跌以及电力成本上升,企业抗风险能力取决于其电力合同和库存管理策略。
从本质上看,DAT公司呈现出一条光谱。在一端,Strategy几乎完全放弃了主营软件业务,转而打造“企业级比特币国库”;在另一端,Coinbase的价值核心在平台生态,持币仅是财务辅助。介于两者之间,Riot代表高风险高回报的矿业模型,而博雅互动是少数结合了传统业务和数字资产储备的混合实践案例。
未来,资本市场在筛选优质DAT企业时,重点不应仅在于持币数量,而是要考虑企业的经营韧性、资产配置的合理性以及财务披露的透明度。那些主营业务已空心、仅靠比特币涨跌讲故事的企业,虽在牛市有一时繁荣,但难以抵抗周期性波动。相反,具备稳定主营、合理持币比例的公司,才有可能在长期中实现持续价值。
从宏观角度来看,DAT的出现实际上是加密资产制度化的一个中间环节。它们通过把比特币、以太坊搬入财务报表,逐步让市场习惯将数字资产视为企业战略储备的一部分。这种“业务+持币”的双轨逻辑,是市场接受度和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也将决定未来哪些公司能穿越周期,哪些可能昙花一现。
相关推荐:华尔街资深人士Jordi Visser:比特币(BTC)正迎来IPO的关键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