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正快速推进具有韧性的代币化金融发展,随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式确立稳定币的监管标准并开展大规模的结算系统测试,这一举动标志着该国在构建稳定币生态系统和金融科技基础设施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确立稳定币标准并开展广泛结算试验,标志着新加坡在推动有弹性的代币化金融发展方面迈上新台阶。这一进展不仅提升了机构动能,还推动了针对跨境活动的框架,以增强数字资产市场的可靠性。
随着对灵活数字资产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全球正迅速向代币化金融迈进,这要求建立能够支持大规模跨境和可信结算的标准。在2025年11月13日的新加坡金融科技节上,MAS总裁谢德仁表示,稳定币及其互操作性框架将成为下一个发展阶段的核心。
谢德仁指出:“当前,受监管的稳定币虽然仍处于初期阶段,但已展现出保持价值稳定的潜力。完善且健康的监管对于确保其稳定性至关重要。各国的监管框架正在快速形成,这为我们打下了重要基础。然而,如果失控的稳定币泛滥,可能危及到其他稳定币的信心。”
“MAS已确定稳定币监管制度的特征,并将着手起草相关立法。在我们的框架下,良好的储备支持和稳健的赎回机制是我们的重点。”
他补充道,未来的监管考量将会随着一些受监管稳定币的系统性发展,逐渐强化监管框架,跨境监管合作也将更加紧密,这些都是新加坡确保代币化市场所需稳定结算资产的措施。
了解更多: 新加坡明确加密货币许可规则,针对境外活动展开打击
为了扩展结算模型,谢德仁提到MAS正在与各行业伙伴合作研究三种主要结算资产。他表示,MAS已启动BLOOM计划,以促进行业对代币化银行责任和受监管稳定币的结算试验,并邀请金融机构及清算结算网络运营商参与测试。
他还提到批发CBDC工作流的进展,指出新加坡的三家银行——星展银行、华侨银行及大华银行——已成功完成首次实时试发行的银行间隔夜借贷交易,使用的是新加坡元的批发CBDC。谢德仁总结道:
“下一步,MAS将测试向主要交易商发行代币化MAS票据,并以CBDC进行结算。有关细节将于明年公布。”
他强调,全球协调、互操作网络及机构级标准将是决定代币化金融能否迅速达到规模的关键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