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详细阐述了这种策略在过去三十年里国际上罕见的运用情况。
在高额债务的压力下,某些政府正在考虑一种特殊的会计操作——基于当前高市场价格重估国家的黄金储备,以此方式筹集资金,而无需增加税收或进行借款,依据来自联邦储备的分析。
根据经济学家科林·怀斯(Colin Weiss)撰写的最近一份说明,联邦储备委员会阐述了这一策略在过去三十年中的国际罕见应用。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仅有德国、意大利、黎巴嫩、库拉索、圣马丁和南非等六个国家曾动用黄金或外汇储备进行“重估收益”。
这一过程主要是改变中央银行账簿中黄金储备的估值方式。许多银行,包括美联储,仍然按照几十年前的历史价格来评估黄金的价值,这种估值常常远低于当前的市场价格。例如,美国官定黄金价格为每盎司42.22美元,而市场价格则接近3300美元。
重新评估黄金以反映市场价格可以在账面上产生大量的未实现收益。政府或中央银行可以借此转移收益并生成可用资金,而不需要实际出售黄金。这一过程类似于在个人资产净值声明中提高房屋估值,从而创造出“账面权益”,使得个人能够进行贷款,但并未实际出售房产。
怀斯提到,这一想法在美国和比利时得到过讨论,表明决策者已将其视为潜在选项。比利时计划在2024年进行小规模的实施,通过出售部分黄金来为国防提供资金。美国的提议则涉及对其巨大的2.615亿盎司黄金储备进行重估,可能释放约GDP 3%的资金。
报告还指出,意大利和库拉索/圣马丁等地的中央银行利用重估收益来弥补自身的运营亏损。南非(2024年)、黎巴嫩(2002年)和德国(1997年提议)等国的政府则使用这笔资金来偿还现有债务,通常是在财政压力极大的情况下。
然而,联储的说明也指出了显著的局限性。除了黎巴嫩(11%)外,其他国家通过此方式得到的额外资金相对于GDP而言普遍较少。最关键的问题是,怀斯指出,这些重估只是提供暂时的缓解,或许无法解决更大的结构性挑战。例如,尽管实施了这种措施,黎巴嫩的债务与GDP的比率依然持续上升。在德国1997年的提议中,也曾遭遇强烈反对,最终被削减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