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金融厅今秋拟准首枚日元稳定币JPYC,标志数字货币领域重要突破,或推动跨境汇款与DeFi发展。
日本金融厅计划于今秋批准发行首个与日元挂钩的稳定币——JPYC,这一举措标志着日本在数字货币领域的重要突破,预计将促进国际汇款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的发展。
在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超过2500亿美元并持续扩张的背景下,日本正迎来关键时刻。据《日经新闻》报道,日本金融厅将在今年秋季首次批准由总部位于东京的JPYC公司发行的日元稳定币。这一举措不仅象征着日本在数字货币领域的重大发展,更预示着JPYC将成为国际汇款和DeFi服务的新兴力量,深刻影响亚洲乃至全球的加密市场。
一、日本批准首个日元稳定币:JPYC公司抢占先机
官方批准: 日本金融厅计划于今年秋季首次正式允许国内发行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日元稳定币。
发行主体: 该稳定币将由东京的JPYC公司发行,并在本月内完成资金转移业务的注册。JPYC稳定币名称为“JPYC”,其目标是确保1JPYC的价值等同于1日元,同时公司将持有流动性较高的资产,如存款和国债,以支持其价值。
应用场景: JPYC稳定币旨在支持国际汇款、企业支付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区块链资产管理服务等多种用途。
未来目标: JPYC公司的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发行价值1万亿日元的JPYC。目前,包括对虚拟货币投资感兴趣的对冲基金和管理富裕客户资产的家族办公室等多家机构已对此表示关注。
二、日本稳定币监管框架:明确与开放
日本稳定币市场之所以保持稳定,得益于成熟的监管框架。政府的支持及执政的自民党的政策加速了Web3行业的发展。
《支付服务法》修订: 2022年6月,日本为修订《支付服务法》(PSA)奠定了基础,为稳定币的发行和经纪建立了监管框架。这些修正案于2023年6月正式实施,象征着稳定币发行的开端。
稳定币定义: 根据修订后的《支付服务法》,稳定币被定义为“电子支付工具”(EPI),可用作向不特定对象支付商品或服务费用,但只有以法定货币为价值支撑的稳定币才能被视为电子支付工具。
发行主体: 仅有银行、资金转移服务提供商和信托公司三类实体有权发行稳定币。其中,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型稳定币最符合法规要求,与常见的USDT和USDC等稳定币类似。
牌照要求: 在日本从事稳定币相关业务的实体,必须注册为电子支付工具服务提供商(EPISP)并获得相应的牌照。
三、日元稳定币的潜在影响与挑战
国际汇款: JPYC将支持向海外留学生汇款等国际转账,有望显著提升国际汇款的效率。
DeFi应用: JPYC也可用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区块链资产管理,为日元在DeFi生态中的使用提供支持。
套利交易: 机构计划在追求利差收益的“套利交易”中使用JPYC。
与e-CNY的区别: 电子人民币为央行数字货币(CBDC),其价值支撑机制和发行主体与民间稳定币有显著不同。
监管趋势: 美国在7月通过了《GENIUS法》,旨在完善稳定币法规及提升其可信度。香港于8月开始实施稳定币条例,优化人民币计价稳定币的发行环境。
市场竞争: 当前稳定币市场以美元计价的稳定币为主导,Tether的USDT和Circle的USDC形成了双雄格局。花旗集团预计,到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或将达到3.7万亿美元。
盈利挑战: 尽管稳定币的法律框架已建立超过一年,但在日本的稳定币项目进展缓慢。目前尚无公司完成EPISP注册。此外,稳定币发行者需将所有储备金作为活期存款,这一要求限制了商业运营,活期存款的微薄利润使得稳定币业务难以实现盈利。
四、日本大型金融机构与企业的积极参与
尽管面临挑战,日本的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仍积极参与稳定币领域。包括三菱UFJ银行(MUFG)、瑞穗银行及三井住友银行(SMBC)等大型金融机构,以及索尼和DMM等企业集团。虚拟货币交易商SBIVC Trade已获得日本金融厅注册,并自3月起开展USDC的业务。
结语:
日本金融厅批准发行首个日元稳定币,是其在数字货币领域的一次重大进步。在清晰的监管框架下,JPYC有望在国际汇款、DeFi应用及套利交易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尽管面临市场竞争与盈利挑战,但日本政府的支持及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预示着日元稳定币可能成为亚洲乃至全球加密市场的一股新生力量。
相关推荐阅读:香港出台冷钱包加密资产托管新规,监管标准全面升级
下一篇:名校里的加密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