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72%的流通比特币(BTC)不流动,卖方压力减少,交易所BTC供应量下降。
目前,超过72%的流通比特币(BTC)处于非流动状态,显示出卖方压力的减弱,而加密货币交易所上的BTC供应持续减少。
要点:
根据Glassnode数据显示,BTC的非流动供应量已突破1430万枚,创历史新高,显示出投资者偏好长线持有。
巨鲸(持有大量比特币的机构投资者)正在吸收几乎300%的年度新增供应量,彰显其持续看多的态度。
BTC的“非流动供应量”指的是那些被长期持有、较少出售的比特币,已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
市场情报公司Glassnode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非流动供应的比特币已达1430万枚,较年初增加了超422,430枚。由于目前比特币的流通总量约为1992万枚,这意味着超过72%的已开采比特币处于长期未动状态。
这一趋势表明,投资者倾向于持币而非频繁交易,从而使得交易所中的流动性比重下降。同时,也反映出长期持有者和大型鲸鱼不断增加比特币的持有量,展现出市场对BTC长期价值的坚定信念不断增强。
资产管理巨头Fidelity预测,到2025年,长期投资者和企业财务部门可能会锁定超过600万枚比特币,这将进一步收紧市场上的流通供应,从而可能推动价格上涨。
Fidelity指出,自2016年以来,长期持有比特币的总数量以季度为单位持续增长。同时,持有至少1000枚BTC的上市公司数量自2020年以来也出现逐季上升的趋势。
Fidelity表示:“预计到2025年底,长期持有者与企业将合计锁定超过600万枚比特币,占总量的28%以上。”
据Cointelegraph报道,至2025年,企业的BTC战略储备和ETF发行商的集体持有量已由年初的224万枚增长至目前的288万枚,涨幅达30%。
这一增长趋势表明,BTC的供应正逐步向主要机构和企业大户集中,市场结构正发生转变。
据Glassnode数据显示,巨鲸以及鲨鱼级别的投资者正以创纪录的速度吸纳比特币——约为年度新增发行量的300%——而与此同时,交易所中的BTC流出速度也达到了历史新高。
分析指出,随着资金的持续外流,BTC在交易所的年度吸收率已低于-150%,表明投资者正逐步偏好自我托管或长期持有策略。
同时,持币量在100到1000枚之间的“大户”投资者,正吸纳几乎是新发行供应量的三倍,反映出鲨鱼和巨鲸级别的投资者在市场中的持仓增长速度达到历史新高。这一现象预示着,随着机构和大型投资者的持续布局,比特币的市场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
市场专家普遍认为,这反映了比特币在传统金融体系中的接受度不断上升,特别是随着BTC财库(BTC财团企业)和ETF需求的持续扩大,机构投资开始大规模进入,推动市场供需关系向有利于价格上行的方向演变。
相关报道:分析预期比特币(BTC)将重演5月突破行情,冲击11.8万美元门槛
本声明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推荐。投资和交易均有风险,读者应在充分研究后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