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与加密货币走势关联性增强,投资者宜按风险偏好配置资产,警惕牛市末期的波动风险。
美股与加密货币作为高潜力的风险资产,其市场走势关联性正逐步增强,但投资者仍需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进行资产配置,并在当前牛市的尾声阶段保持警惕,避免盲目追高,理性应对市场波动。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话李话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最近有一位朋友在后台留言询问:现在是投资美股合适时机,还是加密货币更有潜力?哪类资产更易获利?
这个问题非常值得深思,但没有绝对的答案。就我个人经验来看,近年来我主要关注加密市场,但我也不会因此就建议所有人全部投入几个市场,而应结合自身情况进行权衡。
无论是美股、加密货币,还是黄金等其他资产类别,选择投资方向应基于个人的风险承受能力、资金规模、时间投入及兴趣偏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和布局。
如果你的资金比较充裕,且时间和精力允许,尝试多元化投资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风险偏低的投资者可以配置更多的美股,同时持有一些高风险的加密货币;反之亦然,风险偏高者则可以适度增加加密资产的比例,以获得更高的潜在回报。
值得注意的是,赚钱具有相对性,不应盲目相信网络上“轻松赚几百万”的故事,真正获利的人背后都付出了充分的调研和风险管理。市场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抱有“稳赚不赔”心态的人大多都以亏损收场。
有人提出:近期股票(尤其是美股)和加密市场的相关性增强,即股票上涨带动加密货币的上涨,因为资金会沿着风险等级逐步流动。这种观点在理论上有一定依据,因为投资资金通常会先投向低风险、收益确定的资产,再逐步转向风险较高的资产,例如,按照风险曲线,资金流动大致为:美债/黄金→股票→比特币/以太坊等。
我们可以用一些代表性的标的来看:
英伟达(NVDA)过去3年的涨幅约为1600%,帕兰泰尔(PLTR)近3年涨幅约达2300%。
比特币(BTC)过去3年的涨幅约为660%,以太坊(ETH)涨幅约为400%。
从近期表现来看,美股仍然是引领风险资产走势的主导力量。若从资金偏好角度分析,若某类投资能提供更好的流动性和回报,那么,通常会成为市场的首选,反之,则难以吸引大量资金。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会认为股票和加密市场的相关性增强?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全球通胀压力持续上升,法币和固定收益资产的吸引力下降,资金逐渐转向那些具有对冲通胀能力的资产,例如科技股(代表未来生产力的AI企业)或加密货币(如比特币)。
二是全球生产力变革的期待,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被视为未来十年的核心技术,这些预期提前反映在资产估值中,推升相关资产价格。投资其实是对未来趋势的押注,而市场普遍认为AI和区块链是未来的重要叙事。
此外,宏观环境影响资金的溢出效应,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科技股(如AI)和加密货币(如BTC)被视作高成长潜力的风险资产,资金会同步流入或退出这些资产类别。
另一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加密市场(包括ETF、RWA等)以及逐渐明朗的政策监管,市场与股票的相关性也有所增强。
从长远来看,若目标是未来10年,投资符合趋势的优质资产仍能获得较好的回报,但短期内,市场由多阶段的小周期组成,存在较大的波动风险,不应期望市场会持续单边上涨。
回到加密市场,自2023年以来,我们正经历牛市。即使在牛市期间,从周线看也存在较大的波动:有连续数周的快速上涨,也有数周的快速回调,更多时间是在横盘震荡。正因如此,我很少进行频繁操作。明白何时进场、何时退场,保持冷静,是在市场中长久立足的关键之一。
目前,黄金价格表现良好,美股也有不错的表现。如果比特币能持续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第四季度的加密市场仍值得期待。我们仍然坚持之前的观点:第四季度是机会与风险共存的时期,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牛尾行情。若没有出现新的黑天鹅事件,结合周期规律、宏观流动性和市场结构,2026年上半年或将开启新一轮熊市,之后在2026年下半年重新寻找入场点,甚至在2028年时看到比特币突破20万美元的可能性。
依照历史规律,每轮牛市的最后2-3个月往往是山寨币涨幅最大的时期。那么,如何把握这些阶段性机会呢?
1.避免在“垃圾项目”上越陷越深
如果你已经持有某些山寨币,但随着市场变化,基本面更优的项目开始反弹,而你手中的币却没有明显增长,甚至继续下跌,很多人会出于不甘心继续持有,甚至加仓,希望回本。这种心态容易导致亏损扩大甚至归零的风险。
建议是在持有一些经过充分研究、看好的项目时,及时止损,将资金转移到更有潜力的项目上。如果你对已持有的项目有长期信心,认为它未来仍有价值,可以继续持有,但如果没有把握,避免死扛,减少损失。
如果没有心仪的新项目,保持对BTC、ETH等主流资产的关注,留足准备资金等待更大机会,也是合理策略。
2.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避免重蹈覆辙
在过去几年中,我见过许多因盲目跟风、缺乏调研而造成重大亏损的案例。例如,有人盲目跟风某KOL推荐的山寨币,结果迅速亏损70%以上,又用剩余的钱追高另一只爆发的币,亏损50%以上。最后不断求助、甚至幻想操盘赚回本金,试图获得高额“救赎”。
这类经历告诉我们,交易的最大资产其实是经验和教训。失败的经历往往最宝贵,关键在于总结总结再总结,了解自己在交易中的不足,然后进行修正。否则,只会在同样的错误中反反复复,损失越积越大。
如果过去三年没赚到钱,或者对牛市表现失望,原因可能在你的策略或执行上。市场没有对错,亏损是自己的决策问题。认清这一点后,回头看看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如何改进,以避免重蹈覆辙,是更加务实的做法。
3.在上涨趋势中,选择在高点卖出而非疯狂买入
高手们可以在牛市中追涨操作,但对普通投资者而言,理性策略是在牛市早期逐步建仓,随着市场上涨逐步分批获利了结。以我自己的投资习惯为例,长期配合定投逻辑,在熊市阶段逐步建仓,在牛市阶段逐步减仓,以实现收益最大化。
虽然策略简单,但实际执行难度不小。许多人害怕错失机会,看到某个资产短期暴涨就追高,反而让自己的利润蒙受损失。市场的上涨不少是为了吸引资金退出,而非让所有人都能实现稳步增值。在考虑追涨时,应权衡风险,特别是当涨幅已然很大时,更需谨慎。
如果你非常看好某个资产,但迟迟没有买入,看到它涨了几倍感到后悔,不妨等待回调或大跌时再布局,从而避免盲目追高。市场上机会永远存在,关键在于耐心和理性。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和分析,仅供学习和交流,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
相关推荐:民调显示:加密货币导向候选人可能影响美国中期选举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