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tdeer积极拓展自挖矿业务,剑指行业前五,显示加密货币硬件制造商正转型。
在矿机需求放缓的背景下,Bitdeer选择加大自有挖矿业务的投入,以保持市场竞争力,逐步转型为不仅依赖设备销售,还积极参与比特币的内部挖矿运营的硬件制造商之一。
比特币挖矿和基础设施公司Bitdeer Technologies Group(BTDR)在全球矿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加大了其自营挖矿业务的发展力度,这一策略转变反映了一些硬件制造商在当前比特币牛市中的新思路,即通过内部挖矿以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份额。
据10月9日彭博社报道,Bitdeer正加速将矿机产能转向自家挖矿操作,实际上在与其设备购买用户展开直接竞争,利用自有的算力资源扩大挖矿规模。
公司最新公开文件显示,8月份其挖矿产能同比大幅增长,目标是跻身全球前五大比特币矿工行列。
行业数据显示,8月份Bitdeer挖出375枚比特币,位列全球第六,仅次于MARA、IREN、CANG、CLSK和RIOT等主要矿企。
《矿工杂志》(The Miner Mag)近期报道了硬件制造商通过自持挖矿产能来缓解销售疲软的趋势。例如,嘉楠和Bitdeer都将其部分算力进行货币化运作。Bitdeer计划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7月期间将其专有算力几乎翻倍,达到每秒22.5艾哈希(EH/s),以优化资产利用率。
《矿工杂志》在9月4日的《矿工周报》(Miner Weekly)中指出:“过去专门为客户提供的剩余库存,现正通过内部部署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分析师Wolfie Zhao表示:“预计大型矿工在可预见的未来,会采取更为谨慎的机队扩展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
随着比特币最新价格突破12.6万美元,持续创造历史新高,挖矿的盈利模型也随着变化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在2024年比特币减半,导致区块奖励减半之后,挖矿的经济压力显著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许多挖矿企业正通过多元化布局,涉足人工智能(AI)和高性能计算(HPC)基础设施领域。例如,Hive Digital、IREN和TeraWulf已开始提供AI托管和数据中心服务,拓宽了盈利渠道。
与此同时,随着比特币网络难度持续攀升,挖矿的难度逐步加大,利润空间被压缩,主要矿工的运营压力也在增加。根据CryptoQuant数据显示,比特币算力已达到历史新高,相应的挖矿难度也在不断上升。
面对能源和算力成本的提升,许多矿工纷纷利用现有资源进行升级改造,甚至将过剩产能租赁给AI企业,用以获取更稳定的收入。这不仅缓解了加密市场的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也开辟了新的营收渠道。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矿业公司还在探索将矿场设备与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基础设施结合运营,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为未来的盈利提供更多可能性。
来源:Cointelegraph,行业动态持续更新。
下一篇:"美股加密货币涨势与机遇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