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比特币 >   正文

"山寨币生机勃勃,万岁不衰"

山寨币转型为营销工具,加速网络引导,零知识证明提升数据安全性及可移植性。

比特币可能无法成为未来的主要货币资产,代币则通过激励机制推动加密行业的广泛应用。零知识传输层安全协议(zkTLS)实现了可验证数据的可移植性,极大地促进了Web3生态的发展与创新。

山寨币并未消亡;山寨币万岁 观点

观点作者:Kamal Mokeddem,Finality Capital普通合伙人

目前,主流机构对山寨币的观点是:投资加密资产时,只需持有比特币,其他可以暂时忽略。

比特币已拥有ETF,表现优于几乎所有其他数字资产,但本轮市场周期并未出现像2017年或2021年那样的山寨币暴涨。2021年市场高峰时,活跃代币数量超过260万个,而如今已经超过了4200万个。许多人因此认定“游戏结束”。

然而,这种观点既偏颇又错误。“山寨季”并未消失,只是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而已。

2017年和2021年的无序代币狂潮已成为过去——过度供应、缺乏合理的经济模型以及散户失去耐心,共同导致了这一局面。将这些迭代的结束等同于山寨币的终结,是对真实变化的误解。这些代币不再以竞争货币为目标,而是在逐步演变为最强大的增长与营销工具之一。

比特币不是唯一的基准

比特币不再是唯一的货币资产首选。所有代币都存在一定的货币溢价,尤其是那些被广泛用于支付的代币,它们的货币价值潜力更大。预计未来最具货币溢价的,将是承载主要Web3应用的本地代币。虽然目前还难以确定是以太坊、SOL还是其他,但肯定不会是比特币。

山寨币正逐渐从投机工具转变为基础的商业原语。它们的目的不是取代比特币,而是为了加快用户采纳步伐,帮助用户打破Web2孤岛,通过更快、更低成本的方式启动新网络。

这一变化将改变我们对互联网的认知。Web2巨头的价值依赖于数据的收集与变现,一旦这些数据变得可移植、可验证且由用户掌握,原有的数据垄断将受到冲击。未来五年内,我们可以预期Web2巨头的营收将首次出现同比下降。谷歌和Facebook依赖于数据锁定,面临最大的风险。同时,苹果依然通过iPhone获益,无论Web2还是Web3,平台优势依然存在。亚马逊的物流优势依然稳固,但也会受到代币化网络的冲击,可能侵蚀其市场份额。

因此,山寨币的“生命力”未减,它们的目标已从简单的资产变现,转向作为增长引擎和创新“燃料”。

zkTLS与可验证数据的技术革新

对山寨币而言,最大的技术突破来自零知识传输层安全协议(zkTLS)。这是一种利用密码学验证HTTPS交换数据的机制,使得Web2中的孤立数据可以在Web3环境中变得可验证与可转移,从而打破数据的孤岛限制。

这为众多新型应用打开了可能性。例如,在金融科技中,员工可以在链上证明工资单,从而无需传统贷款机构,即可快速获得USDC贷款。在广告行业,网红可以将经过验证的内容挂钩到链上,获得透明的报酬。在身份验证方面,网约车司机可以跨平台迁移历史记录,并通过切换服务商获得代币激励。

此外,这还影响到跨境汇款——绕过传统的汇款巨头;代币化的信用评分可以帮助金融服务拓展至尚未服务的市场;在医疗行业,患者可以在不暴露隐私的前提下证明自己的病历信息。电商平台可以利用验证的购买历史实现多平台的忠诚奖励;基础设施层,一些项目已经在利用代币构建去中心化的5G网络;在AI领域,也有网络利用代币协调全球算力与数据资源的案例。

在所有场景中,代币不仅代表资产,更充当激励机制——推动用户从传统巨头迁移至新兴平台。曾经,Uber和DoorDash等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补贴以吸引司机和用户。而现在,创业公司可以用代币以更低成本实现类似效果,缩短新市场的冷启动时间。

类似的加密市场案例也在不断涌现。例如,新交易所可以用“吸血鬼攻击”策略,奖励那些在其他平台活跃、具备交易量的用户,从而争夺流动性。只要数据可验证,代币就能被用来重新配置注意力与资源,提高市场效率与竞争力。

加密技术的成熟与未来机遇

这些变革的实现,离不开加密技术栈的成熟。早期,只有极少数技术极客和创始人能够推出产品;而现在,数据库、存储、身份层等核心模块已趋于完善,为商业导向的Web3企业提供了基础条件。未来十年,类似于互联网90年代的技术成熟时期,意味着更多的创业者会涌现出价值百亿乃至千亿级的企业。

互联网发展的路径亦然:当技术稳定后,“技术型创业者”逐步被“商业运营者”取代,伴随的是公司规模的爆发式增长。亚马逊、谷歌、Facebook就是典范。当下,区块链行业正迎来类似的拐点。

时机极为关键。万亿级的广告市场正等待被颠覆;金融科技、社交媒体、云基础设施等行业也在快速增长。Web2垄断依赖于用户数据的囤积,而Web3的核心则是数据的释放和重塑——而代币正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驱动力与激励层。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将比特币ETF视为全部加密敞口是一大误区。比特币或仍作为储备资产,但真正具备风险投资级别爆发潜力的,是那些支持实际应用落地、拥有强大生态的代币项目。忽视它们,就像早期错失互联网浪潮一样,会非常可惜。

风险呈非对称分布:要么趁着行业尚未火热、估值合理时提前布局,要么等到行业巨头被颠覆后,再花高价追赶。而大规模普及的趋势已成定局,无论早晚,参与者的选择将决定未来的市场格局。

总结而言,早期参与的价值远远高于迟到的追随。你要面临的选择是:是早早布局,还是等待时机,然后高价追逐?

观点作者:Kamal Mokeddem,Finality Capital 普通合伙人

相关推荐:代币化国债突破86亿美元,银行与交易所共同推动其作为抵押品的应用。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