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在加强虚拟资产监管的同时,推动稳定币、ETF及代币化支付应用的创新发展
香港在强化虚拟资产监管的同时,明确了稳定币的定位,并积极推动ETF、代币化票据以及支付应用,努力在稳健监管与创新发展之间寻求平衡。
香港在虚拟资产监管领域再次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8月25日的报道,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期发布通函,确定自2026年1月1日起,香港将全面实施基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加密资产监管标准的银行资本金新规。这一新规意味着,银行对持有加密资产的资本金要求将非常高。同时,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重申,香港的稳定币被定位为“交付工具”,是法定货币的另一种体现,不存在炒作风险。这系列措施旨在为香港的数字金融市场带来公信力与稳定性,并明确其在实体经济中的应用价值。
一、香港金管局:2026年银行加密资产资本金新规落地
巴塞尔新规: 8月25日,香港金管局发布通函,确定自2026年1月1日起,香港将全面实施基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加密资产监管标准的银行资本金新规。
高昂的资本金要求: 金杜律师事务所香港合伙人兼香港大学法学院讲师费思表示,新规对使用无许可区块链技术的加密资产风险敞口的风险权重将最高设定为1250%,这意味着银行需要至少按照1:1的比例对应这些加密资产风险敞口持有资本金。这一监管资本要求将使得许多银行不愿意持有此类加密资产。
二、许正宇:香港稳定币是“交付工具”,不存在炒作机会
明确稳定币定位: 8月25日报道,许正宇表示,香港的稳定币被视为交付工具,是法定货币的另一种体现,不存在炒作的可能性。
降低跨境支付成本: 许正宇指出,《稳定币条例》本月已生效,过去通过银行体系的支付成本最高可达3%,但预计使用稳定币后,支付成本将降低至1%,这将减少跨境支付的成本并提升效率。
发展黄金交易中心: 许正宇进一步表示,香港将发展成为国际黄金交易中心,正邀请不同参与方召开多次会议,计划从建立仓储入手,并在顶层设计中涵盖交易和结算等方向的新建设,政府全力规划香港在商品,特别是贵金属领域的发展。
三、香港虚拟资产市场:ETF上市与RWA代币化加速
尽管面临日益严格的监管,香港的虚拟资产市场依旧在积极发展,吸引了众多投资者和企业的关注。
MicroBit现货ETF上市: 8月22日,小飞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MicroBit比特币现货ETF(港元代码:3430.HK;美元代码:9430.HK)及MicroBit以太坊现货ETF(港元代码:3425.HK;美元代码:9425.HK)在香港交易所正式上市,两只ETF的初始资产规模合计达到2.2亿美元,反映出市场对虚拟资产的强烈兴趣以及投资者对小飞资产管理的信心。以太币现货ETF将对最多30%的以太币进行质押,质押收益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将再投资于基金,管理费用均为0.5%,在香港上市的加密货币现货ETF中具有较强的成本竞争力。
企业代币化票据: 8月22日,港股上市公司山高控股公布将发行总额为4000万美元的企业代币化票据,该产品将在HashKey Chain上部署,旨在实现“AI算力+数据资产”的融合,未来还计划将公司的优质实体资产上链。据悉该企业代币化票据是香港首个此类产品。
奢侈品牌接受比特币支付: 8月22日,总部位于香港的Top Win International(纳斯达克代码:SORA)正式更名为AsiaStrategy,并启用新标识。公司同时宣布旗下奢侈腕表业务将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显示出其在数字资产应用及消费场景融合上的新战略方向。AsiaStrategy强调,此举标志着其向数字化和创新型奢侈品牌转型的重要一步。
结语:
香港金融管理局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巴塞尔加密资产资本金新规,这将对银行持有加密资产产生深远影响。同时,许正宇局长再次重申稳定币的“交付工具”定位,旨在控制过度炒作,引导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尽管监管日趋严格,香港的虚拟资产市场仍在不断发展,比特币和以太坊现货ETF的上市,以及企业代币化票据和比特币支付的应用,都显示出香港在数字金融领域的多元化布局。香港正致力于在严监管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以巩固其在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地位。
相关推荐阅读:京东、蚂蚁争夺香港首张稳定币牌照,谁能够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