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的豁免政策虽然旨在促进发展,但其益处正被间接成本、投资风险以及初创企业和大型项目面临的挑战所抵消。
最近,美国关于半导体的关税豁免大多是名存实亡。绝大多数半导体以服务器、GPU、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成品的形式进入美国,而所谓的半导体豁免所带来的利益实际上被抵消了。
观点来自:O.xyz的Ahmad Shadid
半导体在美国总统特朗普所施加的激烈报复性关税下获得了罕见的豁免,但这一豁免最多也只是象征性的。大多半导体实际上作为服务器、GPU、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组件被进口到美国。
这些成品依旧面临高额关税,有些甚至高达49%。虽然这一豁免在政治上显得体面,但实质上几乎没有实际利益。例如,Nvidia的DGX系统对训练先进的AI模型至关重要,但却不符合豁免的HTS代码,因此Nvidia可能需要为这些关键组件支付接近40%的有效关税。这些成本威胁到全国范围内关键AI基础设施项目的进展。
半导体关税可能会妨碍《CHIPS法案》的实施目标
该法案承诺提供数百亿美元的补贴以支持国内半导体制造,但来自荷兰和日本等国家的先进光刻机——这一至关重要的设备——却面临20%至24%的关税。讽刺的是,本应刺激美国生产的关税反而抬高了必要制造设备的成本。
新的关税已经开始减缓关键供应链的进展——尤其当生成式AI和大型语言模型在金融以及国防等领域获得了关注时。任何延迟或成本增加都可能削弱美国的技术领先地位。
间接成本削弱了AI豁免的效益
现代半导体供应链是全球性且紧密集成的。即使原材料硅片获得了豁免,当服务器、GPU及其他成品却面临高额关税时,这一豁免的意义便变得微乎其微。关税通过间接方式抬高了总体成本,消除了来自国内生产的任何竞争优势。
关税对高端系统的影响格外严重。其效果通过AI模型训练、数据中心扩展以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产生连锁反应,明显减缓了整个行业的进展。
关税僵局阻碍投资
到目前为止,很明显美国总统的关税政策未能遵循任何传统的经济趋势或逻辑。关税局势的不稳定使得技术行业的投资决策变得举步维艰。企业需要可预测的成本来支持大规模资本支出,但不断变化的关税让其难以将资源投入到新的数据中心及生产线。
这与2020年的供应链混乱情况极其相似。那时,由于不确定性,订单被大量取消,行业恢复进程显著延长。如果关税的不确定性继续存在,2025年可能会出现类似的取消潮,进一步加剧半导体行业的库存和收入问题。
国内生产并非最佳选择
关于这些关税的争议声称,它们旨在促进国内生产,然而实际上这些关税并未有效激励国内半导体生产。尽管有《CHIPS法案》下的补贴,大多数美国半导体公司依旧依赖国外代工厂进行生产,反而面临更高的设备和运营成本。
AI项目面临更高的风险
区块链和加密货币领域,特别是那些由AI驱动的项目,也感受到了来自成本的压力。这些项目高度依赖于GPU和高性能服务器来进行挖矿、验证交易以及运行去中心化的AI计算。硬件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了盈利能力和增长,可能会阻碍区块链应用的创新。
AI在区块链和Web3领域的进展才刚刚起步,只有在一年前,行业对投资者和风险资本的兴趣才开始上升。很多企业仍处于紧缩预算状态,然而成本的增加可能导致创新停滞。我们可能会看到创新者与开发者退出市场,其影响将超出技术行业,可能对未来的数字经济构成威胁。
此外,这种成本压力对初创公司及小型科技企业的影响尤为显著。行业巨头能够吸收这些额外费用,但创新的小型企业则面临生存危机。这种动态可能扼杀基层层面的创新,从而损害整个技术生态系统。
未来展望
尽管半导体在某种程度上暂时免于直接关税,但这一豁免并未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关税仍然影响到成品,抬高了整个行业的间接成本。这些关税并没有加强国内生产,而是制造了经济僵局,拖慢了关键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威胁美国在AI创新领域的主导地位。政策制定者需要认真对待这些事实,并调整政策方向,以避免对国家技术未来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观点来自:O.xyz的Ahmad Shadid
相关推荐:金融科技中最易被颠覆的领域是股票
本文仅供一般信息参考,并非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思想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