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完成从故障排序器到健康排序器的手动领导权转移后,系统于23:40全面恢复正常运行。
Base团队已确认其主网于8月5日经历了一次长达33分钟的区块生产暂停,原因源于活跃排序节点因链上活动激增而未能跟上网络进度。
作为由Coinbase推出的以太坊Layer 2扩展解决方案,Base在8月5日遇到了一次重大故障:其主网在区块高度33,792,704处停止出块长达33分钟。这一事件在社交平台上被用户注意到,并在几个小时后由官方确认。据悉,这是自该网络2023年正式上线以来首次出现此类服务中断。
根据Base发布的事故分析报告,链上交易流量的突然增加使得当前的活跃排序节点(sequencer)跟不上交易排序与打包的节奏。作为应对机制,其使用的OP Stack框架中的Conductor组件探测到此异常,并触发了自动切换至备用排序节点的程序。
然而,此次自动切换并未成功,因为备用排序节点尚未完成配置,因此无法立即接替出块任务。更糟的是,Conductor在该节点上的配置不完整,导致未能进行下一次应急切换。
所幸的是,Base的监控系统在中断开始后约两分钟内(晚上11:09)检测到了问题,并在11:12开始进行人工干预,包括暂停Conductor组件的运行。在技术团队手动将排序职责从故障节点移交至健康节点后,主网于当晚11:40全面恢复出块。
此次事件再次引发了社区对Base网络架构集中化问题的质疑。批评者指出,Base当前高度依赖单个活跃排序节点来处理网络交易,这种架构设计构成了明显的单点故障(SPOF,Single Point of Failure)。考虑到该网络当前总锁仓价值(TVL)已超过41亿美元,这样的风险显然不可忽视,与区块链倡导的“去中心化”理念相悖。
面对这一技术挑战,Base表示已着手对其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包括确保今后加入Conductor集群的新排序节点,在被选中时总能立即承担职责,不会因配置问题阻碍出块流程。此外,Base也承诺将尽快部署相关补丁,并加强其自动化控制机制的稳健性,以预防类似中断再次发生。
总的来看,此次事件不仅是一次技术故障,更是一次对Layer 2网络架构可靠性与抗风险能力的严峻考验。Base若想赢得长期信任,仍需在去中心化、安全性与可用性之间找到更合理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