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作高手、漏洞利用达人,在众多人眼中,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始终伴随着争议。
炒作之王,卡bug的神,在许多人眼中,波场创始人孙宇晨充满争议
本文转载自晚点LatePost,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孙宇晨,区块链平台波场创始人,35岁便成为了坐拥百亿美元的富豪,也是一位总能蹭上各种热点的话题制造机。
有些人称他为加密货币行业的波动放大器,也有批评者把他视作割韭菜的骗子,而他自己则认为自己只是太过超前,因此常常被误解。
2017年,孙宇晨离开中国后在全球范围内游走,尽管中美两国都曾严厉打击加密货币行业,孙宇晨也曾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起诉,但他总能灵活找到出路,甚至花了人生最大的一笔钱购买特朗普币,成为特朗普的座上宾。
面对外界的指责与质疑,他如何回应?他又是如何理解金钱、名誉和世界的关系?
主持人:我很好奇你的世界观,你是如何理解自己,又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个能够非常极致地赚钱并且有很多极端手段的人。如果让你来排序,钱、名誉、权力,你会如何排?
孙宇晨:其实我并不觉得自己是很极致地赚钱,这只是互联网上的人在玩梗。
所谓“概念神”,其实就是互联网文化中的一种玩笑概念,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的各路神祇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概念”,这些概念往往被附加到我身上,比如“快速赚钱”,不只是赚钱,更是快速赚钱的代名词。
主持人:那么你如何看待大家叫你“孙割”,指的是割韭菜的“割”呢?
孙宇晨:我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我会被贴上“快速赚钱”的标签。其实我就是在做我自己认为对的事,而“快速赚钱”这个概念好像突然被加到我身上了。关于“孙哥”这个词,其实它源于社区的一个昵称。以前我叫孙宇晨,名字太长且有些复杂,大家觉得不方便,就开始叫我“孙哥”。
主持人:“孙哥”是哥哥的“哥”,还是割韭菜的“割”?
孙宇晨:是哥哥的“哥”,我个人觉得这个名字挺亲切的,所以我也接受了这个称呼。我们的公关部门甚至也开始用“孙哥”来叫我,后来这些玩梗的人就会加一些幽默的元素,这也符合互联网的传播特点。很多时候,大家喜欢将一些严肃的东西以戏谑的方式传达,这样更容易让信息传播开来。
主持人:那么你会把钱排在名誉之前,还是名誉放在钱后面呢?
孙宇晨:其实我并不特别看重钱和名誉,我更看重的是使命。从2012年开始,我就有了传播价值网络的使命。虽然现在大家更喜欢用“区块链”或者“加密货币”这些术语,我依然坚持传播这一理念。我把使命放在最高优先级,尽管金钱和名誉都在不断波动,但我始终相信做对的事才是最重要的。
孙宇晨补充道:“如果名誉太重要,那你就会为了别人的评价而做事,这样做是没有意义的。金钱也是如此,它随时会波动,今天你可能赚得盆满钵满,明天可能一夜暴跌。如果你太看重金钱和名誉的波动,就难以坚持下去。”
主持人:那你为什么要追求快速挣钱呢?
孙宇晨:其实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快速赚钱”。我觉得我的人生很多时候是充满了机缘巧合。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去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就在我对商业产生兴趣时,我恰好遇到了两件改变我人生的事:一个是特斯拉,另一个是伊隆·马斯克的演讲。
主持人:那为什么像Insta360和B站的CEO没有被媒体指责为骗子,而你却被打上了这样的标签呢?
孙宇晨:因为我们走得更超前。你看,我们创业时不能做太传统的事,如果你做的太传统,巨头很快就会进来,把你压垮。而且像B站能成功,是因为它具备独特的二次元文化,而像腾讯视频、优酷等巨头并没有这类独特的文化。
主持人:你认为那些把你当作骗子的人是因为他们不理解你吗?
孙宇晨:是的,因为我太超前了。过于超前的创新往往会让人难以理解,这不仅仅是媒体,也包括投资者。我们早期也曾需要融资,但幸好像IDG这样的投资方看到了我们的前瞻眼光。
主持人:如果让你自己打分,你给自己打多少分?
孙宇晨:9分吧,剩下1分是因为经验不足,还犯了不少执行上的错误。虽然我们为这些错误付出了代价,但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主持人:外界对你的最大误解是什么?
孙宇晨:最大误解是互联网的符号化。大部分人根本不会去了解我在做什么,而是给我贴上“快速赚钱的神”和“卡Bug之神”这两个标签。说到“卡Bug”,他们甚至把我人生中的每一步都归结为在“卡Bug”,这让我哭笑不得,根本不是那样。
主持人:有个段子很搞笑,是否听说过,说你不仅能扶老太太过马路,还能赚到钱呢?
孙宇晨:对,媒体说我可以骑着老太太过马路,甚至还能赚到钱。其实这并不违法,法律上并没有禁止这样的行为。
主持人:那你在中美之间的几次大危机中,能够逃脱并且从中获益,难道不是因为“卡bug”吗?
孙宇晨:绝对没有“卡bug”,这只是正常的反应。我一直坚持自己的方向,不管外界的看法如何。就像我说的,若中国不让做,那我就不做,在海外就可以自由发展。
主持人:你这辈子花过的最贵的东西是什么?特朗普币吗?
孙宇晨:是的,特朗普币我们花了大约1亿美元。
主持人:这笔钱是不是为你带来了安全保障呢?
孙宇晨:我们从来没有谈过“保平安”这个概念,外界有些夸大了。我们和美国政府一直保持坦诚的沟通,并没有做任何躲避。比如当SEC联系到我们时,我们的律师和他们进行了正常的沟通,从未拒绝过。如果美国不允许我们在那边运营,那我们就不做。至于特朗普的政策,我们也并不认为这是避险,而是一种互帮互助。
主持人:你经历了几次重大危机,并且每次都能够脱身,甚至获得收益,这对于很多人来说非常难以做到。你是如何应对这些危机的呢?
孙宇晨:其实每次危机对我来说,都是一次自我反思的机会。我的思维一直是,如果能在困境中找到机会,那便是好事。对于中国的公司来说,走出国门并不断适应变化,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