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区块链 >   正文

"蚂蚁、京东暂停香港稳定币项目,探究‘紧急制动’背后的深层原因"

出于维护金融主权与安全的考虑,中国监管部门已要求蚂蚁集团、京东等科技巨头停止在香港的数字货币稳定币项目。

出于维护金融主权与国家安全的考虑,中国监管机构已指示蚂蚁集团、京东等科技巨头暂停在香港推进稳定币项目。

蚂蚁、京东叫停香港稳定币计划,“急刹车”的背后逻辑是什么?分析

2025年8月1日,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这标志着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正式迈向稳定币合规发展的新的阶段,吸引了全球目光。然而,就在市场期待科技巨头积极布局之际,一则重磅消息使香港的Web3热潮迅速降温:包括蚂蚁集团和京东在内的多家中国科技巨头,已暂停在香港的稳定币发行计划。这一变故并非纯粹的商业决定,而是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内地监管机构的指示。这事件不仅反映了北京对私营企业货币创新的深层担忧,也将“铸币权”这一核心金融命题再次推到风口浪尖,表明在中国背景下,Web3的发展必须在国家金融安全和货币主权的重大战略考量下进行。

一、从“高速推进”到“紧急叫停”:科技巨头的香港稳定币路线

2025年5月,香港审议通过《香港稳定币条例草案》,并在8月1日正式生效,开启了稳定币“持牌经营”时代。随后,香港金融管理局于2024年3月启动了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测试计划,吸引了包括京东币链科技在内的多家机构入驻。截至9月底,香港已收到36份稳定币牌照申请,市场热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点。

  • 巨头的早期布局与雄心: 蚂蚁集团旗下的蚂蚁国际和蚂蚁数科积极响应,宣布参与试点计划并申请相关牌照,实行“双轨战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刘强东也曾表示,希望通过稳定币降低全球跨境支付成本90%,并实现秒级结算效率。这些都彰显出中国科技巨头对香港稳定币市场的高度热忱与未来布局的雄心。

  • 突然的“叫停”与事件转折: 然而,近日《金融时报》报道称,包括蚂蚁和京东在内的多家中国科技企业,已突然暂停其在香港发行稳定币的计划。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暂停并非企业自主意愿,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和网信办发出的“暂缓推进”指示。这一决定无疑为香港Web3生态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也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二、国家的“铸币权”红线:优先保障金融安全

为何在香港监管环境日趋明确、企业积极响应时,内地监管机构却选择在此时停步?原因在于更深层次的国家战略:即坚守货币主权与金融安全红线。

  • 货币主权的绝对性: 在中国的金融体系底层逻辑中,货币的创造权始终由国家掌握,铸币权是不可让渡的核心主权标志。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曾指出,私营稳定币实际上是“数字化铸币税”的一种私人获利手段,即通过发行货币类替代品,获取应由国家拥有的货币发行收益。这种行为受到严格限制和监管。

  • 资本管控的风险外溢: 稳定币因具备高效跨境流转的能力,容易被用作规避资本管制的工具。内地监管层担心,如果蚂蚁和京东等机构在香港发行稳定币,可能成为绕过资本账户限制的隐形通道,带来资金流出风险,威胁国家金融稳定。

  • 数字人民币(e-CNY)的战略优先: 央行持续推进数字人民币的研发和推广,这是中国的国家战略。若离岸市场上的中资稳定币广泛应用,可能与数字人民币的战略目标冲突,削弱央行对数字货币的主导权,还可能引发“跨境双币”系统的风险与复杂性。

  • “影子银行”风险的隐忧: 大规模发行的稳定币,尤其由巨头发行,可能形成“影子银行”体系,绕开央行的审慎监管,积累大量体外信用扩张,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央行的模拟测算表明,若不及时限制,三年内稳定币的规模可能达到数万亿,对货币政策传导造成干扰。

  • “穿透式监管”的需求: 虽然香港金融监管体系具备一定独立性,但对于涉及内地企业、资金来源和系统风险的行为,内地监管机构有必要实行穿透式监管,确保其业务发展符合国家整体金融安全的最高要求。

三、香港Web3生态的“试金石”:机遇与挑战

蚂蚁和京东的暂停,不仅影响香港,也对全球Web3行业乃至整个区块链应用生态产生深远影响。

  • 稳定币生态的重塑与机会: 蚂蚁和京东的退出造成了香港稳定币市场的真空,也为传统金融机构或具备国际背景的机构提供了新的合作空间。未来,稳定币的发牌或将逐渐由具有国际合规经验、风险控制能力的机构主导,减少对中资巨头的依赖。同时,也为国际化的Web3项目提供了新的试金石。

  • 监管与创新的拉锯战升级: 事件凸显了在东亚地区,涉及跨境金融创新和法币锚定的项目面临的监管压力。发牌门槛高、审慎监管成为常态,推动行业从“追逐热点”走向“合规深耕”。

  • 巨头策略调整的趋势: 这被视为一次战略调整或暂时停滞而非终止。蚂蚁和京东仍看好稳定币的市场潜力,他们会在此基础上,优化方案,设计符合内地监管要求的创新型产品,或转向纯数字资产和非法币锚定的应用场景,以规避政策风险。

四、数字货币角逐:国家战略与自主创新

在全球竞争格局下,数字货币成为国家间的重要竞技场。中国的战略是坚持以数字人民币为核心,强化国家控制权,遏制依赖私营稳定币的风险。

  • 国家主导的路径: 央行的研究表明,放任中国企业发行跨境稳定币,可能引发监管套利、货币政策传导失衡甚至引发国际争端。中国选择集中发展数字人民币,确保货币主权和金融安全不受侵蚀。

  • 保护消费者与保障合规: 虽然蚂蚁和京东提出的稳定币承诺有充分的准备金,但监管层对私营机构的资金托管和赎回机制仍持谨慎态度。相比之下,数字人民币设计了“小额匿名”和“大额可追溯”的机制,更符合风险控制和监管平衡的需要。

总结:

蚂蚁、京东暂停香港稳定币项目,标志着Web3融入传统金融体系的关键转折。这反映了国家对金融安全底线的坚定守护,也彰显了数字货币作为国家主权象征的重要性。在未来的数字经济时代,货币的核心利益不会被削弱,反而会因科技创新而更加强化。香港Web3市场的真正未来,取决于参与者能否在创新与风险控制之间寻找到那份“巧妙而稳健的平衡”。这场全球性追逐,尚未结束。

延伸阅读: 英媒揭秘:蚂蚁集团、京东暂停香港稳定币计划背后隐藏的战略考量

最新快讯
快讯加载中...
查看更多
热门币种
BTC比特币
60,963.61 USDT
¥435,103.38
-2.72%
ETH以太坊
3,368.69 USDT
¥24,042.67
-0.3%
BNB币安币
570.68 USDT
¥4,073.00
-0.28%
USDT泰达币
1.02 USDT
¥7.25
-0.19%
SOL
135.96 USDT
¥970.36
+7.66%
USDC
1.00 USDT
¥7.15
-0.01%
TON
7.59 USDT
¥54.14
+4.55%
XRP瑞波币
0.47720 USDT
¥3.41
+0.48%
DOGE狗狗币
0.12210 USDT
¥0.87140
+2.43%
ADA艾达币
0.39050 USDT
¥2.79
+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