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DeFi在2022年的崩盘后有所复苏,但它仍然只占全球资本的一小部分。缺失的关键因素并非可扩展性或监管——而是隐私保护。
全同态加密(FHE)技术有望通过支持私人借贷、加密信用评分和保密交易,为去中心化金融(DeFi)释放数万亿美元的资本。
观点
观点作者:Zama区块链生态系统负责人Jason Delabays
尽管去中心化金融(DeFi)近年来有所复苏,但大部分传统金融的资本依然难以进入。一些分析认为,这主要归咎于可扩展性、监管和用户体验等问题,但更本质的障碍实际上是缺乏隐私保护。如果能够解决这一点,预计将释放出数万亿美元的潜在价值。
2021年12月,DeFi的总锁仓价值(TVL)曾达到2600亿美元的高点。然而,放眼全球金融市场,DeFi的规模仍然微不足道。比如,外汇市场每天的交易额就超过7.5万亿美元,全球债券市场的总市值超过130万亿美元。自2022-2023年市场调整以来,DeFi的TVL虽有所反弹,但其在全球资本中的份额仍然有限。问题不在于其扩展能力,而在于缺少传统金融中不可或缺的隐私和合规机制。
对大多数机构和高净值个人而言,交易的隐私性是必须的。遗憾的是,在公共区块链上,每笔存取款和借贷交易都是公开透明的。这一透明度,虽然迎合了加密纯粹主义者的追求,却极大限制了传统资本的融入和机构级应用的发展。
因此,如何实现去中心化金融的“私密性”成为关键。近期,全同态加密(FHE)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解决此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FHE允许在数据保持加密的状态下进行处理和分析,无需解密,从而大大提升数据隐私与安全性。这意味着,机构可以在不泄露敏感信息的情况下,参与DeFi操作,从而降低门槛,推动其扩展到传统金融数万亿美元的规模。
无抵押借贷是FHE在DeFi中最具代表性的应用场景之一,也反映了传统金融中普通信贷的运作方式。传统金融机构通常依赖信用评估而无需抵押品,而DeFi则依赖资产抵押来管理风险,但这一机制限制了其灵活性和用户基础。FHE可以改变这一局面:用户可以在不提供抵押品的情况下,提交加密的信用及KYC信息,智能合约通过FHE在不解密的条件下验证这些信息(如“信用评分是否超过700?”),一旦通过验证,即可实现保密借贷。若发生违约,贷方有权在链下解密特定信息以采取法律行动,这样既保障了隐私,又能实现风险控制。
这一机制将使得DeFi借贷更加灵活、包容,并逐步实现与传统金融的无缝连接。未来,可以在现有协议基础上,进一步融入“保密ERC-20”代币,结合加密信用评分、隐藏放贷金额和最大提取价值(MEV)保护等技术,打造全新的借贷原语(primitives)。
对于机构用户,这意味着可以实现“私人抵押池”,头寸信息私密且可基于信用进行借贷。散户用户也能在无需抵押的情况下获得贷款,避免抢跑和MEV机器人的干扰。这将开启一条演变为“保密优先”系统的路径,从而支持更大规模、更多样化的去中心化金融应用,潜在价值可达数万亿美金,且不会牺牲去信任(trustlessness)特性。
公共区块链天然具有开放和互操作的优势,但传统上私有链更擅长提供数据隐私保护,吸引需要严格隐私控制的机构。借助FHE,公共区块链有望在不放弃开放性与互操作性基础上,实现对隐私的强大保护,使其在某些应用场景下媲美私有链的隐私级别。
尽管FHE和隐私保护技术带来了巨大潜力,但要在DeFi中实现万亿级资本的全面引入,仍需面对许多技术和设计难题。例如,清算机制变得复杂:加密资产值不易触发触发条件,可能需要链下中继或加密事件通知。信用系统也需兼顾隐私与问责,构建加密的KYC和违约执行机制。同时,还需优化交易的MEV保护措施,隐藏交易金额、用时间锁或批处理方案模糊交易痕迹。流动性管理也是挑战之一,如何在保密的同时保持高效流通。预言机的设计也将变得更复杂,需开发兼容加密的价格预言机,确保链上资产估值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这些都不是不可逾越的“交易破坏者”,而是需要逐步攻克的“谜题”。要想实现DeFi的全部潜能,必须解决这些技术和设计难题。未来,随着FHE技术的不断成熟,我们或许能在链上实现瑞士银行般的保密性、安全性,同时支持真实世界的信贷运营,这一切都变得触手可及。
观点作者:Zama区块链生态系统负责人 Jason Delabays
相关报道:以太坊(Ethereum)Fusaka升级进入最终测试网阶段,预计12月3日正式部署
本文仅供信息参考,不构成任何法律或投资建议。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Cointelegraph官方立场。











